教堂是殖民地風格的木結構房屋,單層的帶個小小的鍾樓――這是旅美建築工程師,地地道道的美國海龜張興培設計的。規模極小隻能同時容納五十人做禮拜。彩色裝飾玻璃是從莫笑安那裏買來得,十字架是吳南海找個木匠自己做得。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裝飾了――好在新教各派中除了聖公會之外都不大講究裝潢,因陋就簡也就湊合了。
教堂的門外釘著一塊牌子,是宗教辦公室統一製作頒發的“宗教場所許可證”。所有宗教場所都得去何影的宗教事務辦公室注冊登記,繳納了由辦公室收取的注冊費、信息采集費、證照工本費之後,又簽字保證繳納宗教稅、宗教場所使用稅和信徒人頭稅這“三稅”,同時簽署一個聲明:聲明同意接受“元老院宗教事務官”作為本教會的“保護人”,每年繳納“管理費”之後才算是登記合法了。
吳南海為了這事情跑了一天,把這塊標記著“006”的牌子請回了農場。給這個小教堂正式的身份。在婚禮的前一天晚上,在幾個教友的出席下,吳南海在小教堂裏為初晴進行了新教的洗禮儀式。當然,事先他向何影作了報備--教徒必須逐一報備登記,作為征收宗教人頭稅的依據。
“吳院長很不高興呢。”何影完成了報備之後笑著說。
“他這個偽信者,”吳南海嗤之以鼻,“他高興不高興我才懶得理會。他就是想搞國家教會,要真讓他當上臨高教皇,非得我和雷恩幾個都給燒烤了。”
何影哈哈一笑這事情就過去了。不過這事倒給吳南海提了個醒:聲勢搞大了對自己絕無好處。現在還是應該低調再低調。
“首長,葉首長來了,等著您去開會呢。”從教堂旁出現了一個女仆,恭恭敬敬的稟告道。
“好,你讓他等一會,我馬上就到。”吳南海答應了一聲,放開了初晴。
葉雨銘坐在南海農莊的小會議室裏――吳南海這裏是場部不分家,與其說農莊屬於農業部,不如說農業部設在農莊裏。這間小會議室就是整個穿越集團農業口召開核心會議的所在地。
葉雨茗作為天地會的頭子,在東門市有獨立的天地會辦事處,但是天地會的根在農莊,他本人還是以在農莊辦公為主。
“老吳,你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葉雨茗注意到吳南海臉上的孜孜喜色,打趣道。
“別拿我開玩笑了,說正事吧。”吳南海一屁股坐下,發覺會議室裏隻有他們兩個人,“怎麼?我們兩個人開會。”
“一會獨孤和萬家兄弟都要來,我先和你通個氣。”葉雨茗說,“香港的開發項目已經在執委會的工作會上通過了。確定暫時由是殖民貿易部主導開發。企劃院正在編製整個規劃。”
“那不是老司的事情了麼?”吳南海不記得香港有什麼現代農業的內容,“香港我去過好多次,這地方缺水,不適合搞規模農業。”
“不適合搞,還是要搞得。司凱德的意思是要搞些農業屯駐點,適當進行農業開發,提高香港的自給比率。”
吳南海點點頭:“在香港搞農業日照足夠,適宜種植的地皮也還有一些。關鍵是要修水庫蓄水。這可不是我們農業部一家的事情了。我看還是得從副食品生產:種菜養雞開始。”
“為啥不養豬……”
“你還天地會負責人呢。養豬是高費水的行業――一開始沒有足夠的水源養不起。”吳南海說,“不過香港有個好處,背靠珠三角這個本時空的農業發達區,獲取飼料非常方便,我們可以在當地開展規模養殖業。先從雞鴨之類的家禽開始。我覺得鵪鶉很不錯,容易飼養。可以在香港推廣下集約養殖。”
“搞什麼農業暫時不提。”葉雨茗見問題開始轉向專業領域,生怕一說開就沒邊了,“我想搞個農墾係統。”
吳南海來了精神,但是表麵上不動聲色:“哦,搞農墾?”
葉雨茗興衝衝的點點頭:“農墾對開發香港這種地方不是正合適嗎?”(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