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香港規劃(2 / 2)

作為對廣東的威懾:廣州有任何的異動,由香港派出的幹涉艦隊可以在一晝夜就兵臨廣州城下,較之於過去接到消息再從臨高出發的漫長時間來說,反應速度大大提高。

香港正處於廈門到海南航線的中間位置,鄭家艦隊要進攻穿越眾的話很難避過駐香港艦隊的耳目,穿越眾可以得到提前預警。而穿越眾要進攻鄭家的話,香港則是個很好的前進基地,大量的補給品可以就地籌措而不必從海南起運,補給線短了一半。

這個基調定下之後,香港島的發展規劃也就被縮減了。工業方麵,經過殖民貿易部的努力爭取,最後總算保留了一個船廠的項目。就近使用木材和人力批量建造運輸船隻對企劃院來素後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的,另外造船廠本身還可以為過往船隻提供修船的服務。

輕工業部原本打算在香港搞一個食品加工廠,現在因為缺水也隻能暫時取消了,具體要看勘探隊對香港淡水資源的調查結果。農委會的屯墾計劃保留。屯墾本身是政治賬大於經濟賬的,屯墾居民點本身也擔負著駐守的任務。

企劃院根據香港的地形地貌,再參照臨高目前的經濟規模和能力,決定香港的開發區域將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海灣的南北。也就是本港北麵的小衝擊平原和九龍塘一帶的平緩坡地。

現在已經屯駐在港島的海軍巡邏艦隊正式改編為海軍香港分艦隊,在香港設立海軍香港根據地隊。駐在維多利亞港南岸的西環。陸地防禦方麵,除了珠江口分遣隊已經在鯉魚門、急水門、番鬼塘等地設立的哨所之外,在北角和西環的龍虎山建立永備要塞,形成最初東西兩個支撐點,兩個支撐點之間用簡易公路連起來,供部隊沿路進行機動。沿著公路再修築若幹哨所,使得這條公路成為保衛維多利亞海灣沿岸開發區的防線。m.X520xs.Com

在中環原來的852基地擴建為大型貿易基地,設立海關、倉庫、民用客貨碼頭、漁業碼頭、市場、造船廠和水產品加工廠。

在西環的龍虎山軍事基地設立駐港陸海軍司令部,電台、軍事倉庫和海軍碼頭。

港島的糧食、蔬菜和禽蛋供應主要由在九龍塘進行屯墾提供。屯墾聯隊將分布在港島、九龍和離島地區的:九龍塘、將軍澳、葵湧、沙田、大浦、東湧等地,修建集中居住的設防城寨,主要從事漁業生產、蔬菜種植和養殖業。每個城寨作為一個農墾大隊部,大隊下麵分若幹中隊或者小隊。每個中隊建一個依托炮樓的村寨。屯墾隊采用全民皆兵體製,設有基幹民兵。不僅有從外地移來的移民,本地的各個村落也將全部“屯墾化”。較小的村落將按照“集村”的原則予以撤銷合並。

在大嶼山島的東湧地區,將設立一個大型淨化營。從兩廣、福建運來的移民將首先在這裏進行淨化。然後再分流到各地。台灣開發計劃很快就要提上議事日程。在大嶼山島設置淨化營將縮短移民的海上航渡航渡時間。

駐軍總兵力為陸軍1個由3個步兵連和1個炮兵連組成的營級守備隊。1個海軍根據地隊、1支海軍分艦隊。海軍根據地隊編入1個海兵連作為快速反應使用。

“這些兵力在初期足夠了。”解釋駐軍計劃的東門吹雨說道,“屯墾點還有民兵可以動員,即使不能充當戰鬥兵員,充當雜兵和後勤還是夠用了。”

司凱德提議:在目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除了武裝農場工人以外還可以招募一批黎苗雇傭兵,招募5~6個連就分駐在九龍和香港島的各個山口作為山地警戒部隊,堵住明軍或者大股海匪入侵的通道。至於武裝可以簡化:弓弩、砍刀再配發幾個手榴彈就可以了。

“五六百黎人苗人,還單獨建製。我覺得不妥當。”吳南海當即表示反對,“就算要招募他們,也應該在陸軍中分散服役。”

“這個問題再議。”東門吹雨說,“黎苗人口的利用恐怕沒有這麼簡單。”(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