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成為歸化民也不難,隻要誌願加入軍隊、去元老院屬下的工商農企業當工人、職員,或者去國民學校念書,就可以被列入歸化民的範疇。總之,歸化民大體就是一個想做就能做得階層――隻要能夠堅定的“為元老院和人民服務”就可以。不問出身,不問性別,也不問年齡。

雖然理論上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具體到哪些人可以列入歸化民在元老院一直有爭論:比如地主能不能算歸化民?按照元老院目前的農村工作思路,鼓勵扶持經營性地主發展集約化農場,既然他們是鼓勵的對象,把他們列入歸化民顯然不成問題,但是租佃類地主能否成為歸化民引起了元老院的很大爭議。

租佃地主屬於“消滅”的對象,但是目前積極支持元老院的租佃地主也很多,不少人還把子弟送進了國民學校和工廠企業。這樣的地主在臨高就有十多家:特別是勳素濟的嶽父劉家,雖然也加入了天地合,開始搞集約農場,但是他們家族名下的出租土地和佃戶依然很多。

類似林林總總的細節問題使得歸化民這個身份的認定變得難以操作,目前由馬甲牽頭正在搞一個有關這一內容的法律文件,徹底的將這件事規範起來。喵喵尒説

象李華梅這樣有一定財產又有專業技術的人願意“入籍”成為歸化民,一般都會得到同意。但是政治保衛總局對李華梅的政治鑒定不高――她和李絲雅之間的關係雖然沒有得到明確的證據,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並非空穴來風。按照政治保衛總局的看法就是“有曆史問題,社會關係複雜”。

很所以這事就一直懸著。但是海軍少壯派裏頗有幾個李華梅的粉絲,聽說李華梅願意來“投奔自由”,一天到晚上劉牧州這兒來做工作,劉牧州不堪其擾,斟酌再三,決定直接向執委會彙報,請他們定奪――反正李華梅此人在執委會也是人人都聽說過得。

李華梅不知道澳洲人內部正在熱烈的討論該怎麼處置自己。分完錢之後,她到商館去了一次,看看有沒有自己的信件。商館轉交信件也是一項服務內容,當然,政治保衛總局也不會放過借此檢查信件的機會。

信是小姐寫來的――當然抬頭是澳門的一家商行,內容無非是彙報買賣商品的情況。她回到自己的臥室裏,用煤氣燈的火焰烤了烤信封的內側,很快就浮現出幾段字跡來。

李絲雅要她去搜集澳洲人海軍最近的動向,除此之外,還要她提供“冒黑煙三桅快船”的詳細情報。包括它上麵裝幾門炮,發射多大的炮彈,除了風帆之外還有秘密的方式驅動的等等。

李華梅將信放在煤氣燈上點著,看著它化為灰燼。她知道姐姐又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當然,姐姐要她來投髡,本質也就是為了搜集澳洲人的情報。

“冒黑煙三桅大船”――“立春”――她在博鋪見過幾次。但是這次回來立春卻已經不知去向了。根據她以前幾次來博鋪搜集到的情報,立春號十有八九已經去了台灣的高雄――澳洲人在台灣新建的一個港口。

不過,就算這船不在這裏,她也能從自己的“粉絲”那裏得到些有用的消息。何況還有些一些小些的“噴黑煙的船”在博鋪,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到船上去轉轉呢――相當年聖船她都登上去過。

隻要能找到一個熟人,她就有了七八分的把握。此外,她還想借機尋找下姐姐的下落――既然小姐說姐姐就在澳洲人這裏,那麼她十之八九在臨高這個澳洲人的老巢裏。很可能就在距此不遠的百仞城裏。

為了避免惹上麻煩,她並沒有把尋找姐姐李默的事情告訴澳洲人,先找到人弄清楚狀況再說。丫頭李鷹是臨高唯一的非洲人,過於引人注目,被留在家裏。其實就她這樣身高165的女人已經夠引人注目了。隻是澳洲人最近運來不少北方人,才顯得不那麼惹眼。李華梅換上一身歸化民女職工舊製服,戴上草帽穿上草鞋,暫住牌掛在脖子上,背上一個竹水壺,勉強像個新來的山東大妞。(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