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戰隊此時以立春為先導艦――它的速度最快,桅杆最高,有效觀測範圍也最大。借助光學廠提供的“高倍”觀測望遠鏡,海軍在“搜索”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7點50分,立春號接到如下電報:“敵艦隊已從廈門島出發,主力三艘三桅炮船和二艘歐洲式帆船,其他帆船14艘,火攻船90~100艘。正向金門島方向駛去。”
電報是埋伏在廈門島上的特偵隊的偵察兵發來的,明秋看到了電報,意識到敵人的“決戰”艦隊正在向他靠近,火攻船是鄭芝龍最後的殺手鐧,這一次進攻對方必然是帶著決一死戰的想法來得。
他看了看現在的海流和風向,敵人現在是順風順水而來,可能航速會高到5~6節,這樣計算的話,用不了二個小時他們就會遭遇。
敵人能夠很容易的發現他們――煙囪裏噴發出的滾滾黑煙足以成為最顯著的標記,敵人有備而來,一定會竭力在海上攔截第一戰隊,進行“決戰”。
8時正,急促的備戰鼓點響起。原本有些鬆弛下來的水兵們又一次緊張起來。所有人開始重新履行戰前準備:清理戰位,檢查炮膛。每一座火炮都開始緩慢轉動俯仰。炮手們想象著地平線那邊出現的敵人,開始模擬演練。擠在甲板下的海兵們被命令休息――他們沒有空間可以躺下睡覺,便一個挨著一個閉起眼睛來打盹。他們知道在經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淩晨之後,恐怕要到第二天早晨才能躺下休息了。
9點17分,擎電號由於輪機過熱而噴出異常濃黑的煙柱,引起了在西北方向鄭聯的旗艦桅盤上的水手的注意。
鄭聯原本就在尋找戰機――海上航渡時間越長對他來說越不利,大量帆船編隊航行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雖然是在廈門灣這樣的內海中,鄭家又有比較多的編隊航行的經驗,但是要求100多艘船況陳舊的火攻船保持長時間穩定的航向航速,和掩護艦隊配合實在難度大了一些。喵喵尒説
現在水手發現煙柱,他意識到澳洲人的艦隊就在眼前。鄭聯目測風向和潮水,都對己方有利,信心大增,立刻命令舵手轉動舵杆,向煙柱方向駛去。
9點19分立春號上的瞭望員報告:“敵船100艘,方向西北偏西2.5海裏,接近中。”
接敵的消息通過旗語和燈光信號通報了尾隨的4艘炮艦。
立春號保持航行繼續前進,火炮全部指向敵船來襲的方向。明秋一點不擔心鄭家的19艘戰艦――都是送菜的命,唯一有些威脅的是那些火船。一旦被火船撞擊,後果不堪設想――鄭芝龍多次運用火攻船戰術,並且以此重創過荷蘭人的戰艦,有成功的實戰經驗。不能不慎重對待。
為了針對南中國海上普遍存在的火攻船的戰術,立春和另外四艘炮艦都各安裝了一門5管哈乞開斯式手動轉管炮,作為打字機的補充,這兩種速射武器對小型船隻都有較強的殺傷效果。是對付火攻船之類的“船海”戰術的利器。
當然,就算沒有這些,元老院海軍對火攻船也並不害怕――英國人在1840年既沒有打字機也沒有哈乞開斯轉管炮,僅僅憑借劃艇和蒸汽明輪船就摧毀了滿清所有的火攻行動。元老院對此的重視,不外乎是“重視”加“碾壓”雙重思維下的反應。
由於第一戰隊隻有五艘戰艦,明秋也不再做什麼複雜的戰術布置了,他命令發出信號:“緊隨我!”隨後將鍋爐升壓,以12節的航速向敵艦隊駛去。
9點30分,爬在鄭聯的座艦桅杆頂部的瞭望水手發現東南海平麵上有大片煙柱。片刻之火後他開始辨認出高聳的桅杆,那是立春號的前主桅。雙方距離5500米。
海螺的嗚嗚聲在鄭聯船隊的甲板上依次響了起來,鄭聯在艉樓上注意著自己艦隊右麵的火攻船隊,100多艘火攻船形成了一個長達幾海裏的縱隊,看上去十分壯觀,但是長時間的航行使得它們的隊列已經拉得很長。他有些著急,這樣的話火攻船就很難發揮一擁而上的作用,容易被敵艦避開甚至擊沉。
“降下中帆,讓火攻船都趕上來!”鄭聯發出命令。
明秋一直在用望遠鏡觀察敵方的動向,他注意到鄭聯的艦隊開始降帆,他意識到敵人是在等待火攻船趕上來――火攻船大小不一,船型各異,速度上不可能協調一致,必然會造成一部分快一部分慢。敵人為了確保火攻船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數量上的壓倒優勢,必然要減速以等待拖後的船隻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