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鐵了!”隨著趙有才的一聲大喝,警鈴再一次的響起,隨著灼熱的爐焰噴出,通紅的鐵水從出鐵口洶湧而出,沿著主鐵溝傾斜而下。出鐵口頓時籠罩在一片煙霧彌漫之中。鐵水從鐵溝裏流淌而出,注入塗抹了焦炭粉的鑄模中。嗆人的煙氣和火苗不時升騰起來。
隨著第一處出鐵水結束,季無聲悄悄的離開了高爐車間。下麵就是正常的生產程序了,大約每三個小時會出一次鐵。他要關心的就是每一批次的矽鐵的具體元素含量了。
辦公室裏有送來的融樣的成分報告:矽含量16.21%,大致和他們預估的比例差不多,開煉之前他估計頭五個批次的矽含量大約在14~20%之間,以後隨著投料比例的改變,含矽量會上升到17~30%。
“先來了一個開門紅。”季無聲鬆了口氣,再看總體的成分報告,這批矽鐵是符合煉矽鋼的需求的。
煉矽鋼的難度比之於矽鐵要大。冶金口準備的冶煉方法是用轉爐冶煉矽鋼。
冶金口有4台從舊時空帶來的小型轉爐。謹慎起見,季無聲決定隻用其中最小的一台1噸級的轉爐。
舊時空轉爐法煉矽鐵,都要有吹氧和氬氣保護,還有有RH真空處理等等。季無聲沒這個條件,隻好退而求其次的采用空氣吹煉法。
在開煉之前,矽鐵首先經過化鐵爐的預處理,首先是進一步脫硫,使得入爐的鐵水含硫量低於0.005%。至於生鐵中殘留的錳元素和磷元素不再進行處理。盡管錳元素對矽鋼的磁性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成的硫化錳能夠改善熱軋的加工性,避免在熱軋中開裂。至於磷元素本身就有改善鐵損的作用,而且有加強熱軋板表麵氧化鐵皮附著力的作用,退火後不易產生氧化粘結白膜。但是磷元素太高了也會使得板材發脆,因而必須將其控製在一定含量之下。
至於其他各種元素,都要設法控製在極低的含量,特別是氮――氮元素對矽鋼的。在舊時空的矽鋼轉爐吹煉工藝,一是使用純氧,而是在煉鋼時候注入氬氣作為保護性氣體。不過臨高沒兩個條件,隻能從缺了。
在煉出矽鐵後的第二天,季無聲親自上陣,配合一幹工業口的元老一起動手,試煉矽鋼。由於有了攝譜法可以進行元素的半定量分析,在備料上季無聲第一次大致掌握了即將投入到轉爐中的原材料的具體元素成分和含量,可以精確的準備合適的原料了。這對煉製特種鋼工作大有裨益。
經過一天一夜的奮鬥,多次嚐試,調整配料和工藝之後,終於從重工業實驗室的熔樣分析中得到了好消息,他們煉出了矽含量3%,碳含量低於0.04%的矽鋼。這種鋼正是用來軋製電機所用的矽鋼片的原料。喵喵尒説
電機鋼的理想矽含量是2.4~2.8%,不過這種鋼也算是合格材料了。不過,僅僅煉出合適的鋼水還不夠,臨高的鋼鐵工業沒有連鑄連軋工藝,鋼水得先鑄造成鋼錠才能被熱軋機使用。
澆鑄鋼錠采用保護渣工藝,一般是用石墨粉,石墨粉的效果比較好,但是有明顯的增碳性,有時候會增加到0.01~0.02%,這對對含碳量有嚴格要求的矽鋼來說有很大的損害。幾個人翻閱資料之後,最終決定采用70年代國內鋼鐵廠曾經使用過得含碳40%的碳化糠殼的工藝。這種材料的燃點比石墨粉低得多,在澆鑄的時候保護渣中的碳首先被燒掉,增碳現象明顯減少,而且這種保護渣還能大幅度吸附鋼水中Al2O3,對降低鋼水中的雜質有很大的好處。
為了生產這種碳化糠殼,季無聲事先帶著人跑到蕭白郎那裏生產活性炭的車間蹲點看窯,實驗了幾十次才算是做出了含碳量40%的碳化糠殼。
經過一番努力,馬嫋鋼鐵聯合體終於澆鑄出了合格的矽鋼鋼錠。接著,他們再接再厲,又試煉出了變壓器用得矽含量4.1%的矽鋼。不過,煉出合適含量的矽鋼才算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矽鋼的具體質量很大程度還要取決於接下來的冷軋或者熱軋工藝。(未完待續。)
。您提供大神吹牛者的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