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節 去梧州(六)(1 / 2)

陳白賓的推測顯然是更符合事實。二人相對,沉默不語。顯然,來梧州牽扯出來的事情並不僅僅是解邇仁這麼簡單。

良久,陳白賓才說:“光複梧州之後,許可專門寫了一個戰地報告,提到了榜山的戰鬥。”

“南洋步槍外流的事?”

“你大概沒有細看。根據這份報告,榜山的家丁不但裝備了南洋步槍,在戰術、工事上都有所改進,當時許可就懷疑敵人中有伏波軍的叛徒存在。”

“看來這個叛徒就是蔣鎖了。”

“隻有這個可能性了。”

“我看我們先向伏波軍政治處調閱相關材料,看到材料之後再下結論不遲。”姬信說,“易浩然的供述裏提到了他曾經負責過家丁隊的招募工作,應該對蔣鎖有比較多的了解。可以再問一問。”

再次提審易浩然,訊問他亦毫不隱晦,將與蔣鎖如何相識,相知,又如何向熊文燦舉薦,被任用的往事都說了一遍。

“……蔣將軍棄暗投明,回歸故國,忠心王事,終於失陷被俘,也不失忠義二字!”易浩然說得鏗鏘有力,“未見蔣鎖前,我以為髡勢滔天,難以相禦。見了他,才知板蕩之中自有忠臣,大明雖危在旦夕,猶未失天命……”

陳白賓暗暗腹誹:一個流放犯,當了幾天兵學了些雞毛蒜皮就被吹成了“國之幹城”了。還扯什麼“天命未失”,這幫文人的腦回路真是個個清奇!

姬信卻並不駁斥他的言論,在他看來,讓他們充分表達內心的想法的過程中很容易很獲得一些額外的情報。

果然,易浩然說得順口,不覺溜出了一句話:“……便是常老爺,也對蔣將軍的忠君報國之心為之傾服……”

待到易浩然停下話語,姬信問道:“你說得這位常老爺是何許人也?”

“常青雲常老爺。”易浩然倒是毫不隱晦。

“常青雲?”姬信似乎在哪裏看到過這個名字,再一想,是在三合嘴營地的報告上有提到過他,似乎是熊文燦的幕僚,舉人出身,又在營地裏當了劉有望的“狗腿子”。

“常青雲與你是什麼關係?”

這下易浩然才覺得自己失言了。不過他轉念一想,常青雲顯然沒有被俘,而且他在營地裏幹得勾當本來就不可能脫罪,便坦然道:“我與他在熊督幕中是故交。”

“這麼說,他也是你們一夥的了。”

“這是當然。常老爺亦是忠君之士,有何不可?”

原本姬信等人隻是懷疑三合嘴和城內的暴亂有關聯,現在易浩然既然如此供述,兩者之間的關係便是板上釘釘了。

二人將易浩然的口供作了整理,再對照三合嘴的那邊的調查記錄和整個事件的相關報告進行彙總整理,列出事件表,便大致把這次梧州暴亂的前後脈絡理清楚了。

顯而易見,這次梧州暴亂,易浩然是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雖說一開始的暴動緣由並非由他而起,但是如無他從中奔走聯絡,此次梧州的暴亂縱然發生,也不會搞得元老院如此狼狽。

其次便是這位“常老爺”了。從易浩然的供詞裏看,三合嘴的大亂基本上就是他一手促成的。雖然常青雲漏網,但是從易浩然的間接證詞來看,常青雲對劉有望投其所好,引誘他進一步腐化墮落,造成營地內的極大民怨,最後又借著辦戲班解戲箱的關係引入內應……整個套路堪稱絲絲入扣。

至於蔣鎖,反倒不是那麼要緊的人物,他在這次事件中充當的角色,除了來回奔走聯絡之外,就是個衝殺在前的武夫。

“我看,事情的經過大致也算是清楚了。”陳白賓說,“現在主要不清楚的部分就是蔡蘭這部分了。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常青雲也和蔡蘭有聯係。”

“當然有聯係。”姬信說,“我們隻是沒有掌握到口供。這件事恐怕得直接提審劉有望才能弄清楚了。”

“要不要提審劉有望?”

“不必著急,既然他們沒有出結論,我們也不必急於一時。”姬信道,“我們現在從俘虜那邊得來的資料足夠多了,現在再找留用人員和歸化民幹部談話。”

歸化民幹部中最重要的是三個人:駱陽明、趙豐田和鄭二根。

但是姬信的態度是先不找他們談,駱陽明掌握了太多的真相,一旦談話相當於出了王炸。而趙豐田和鄭二根在解邇仁的麾下,談話相當於要他們表明立場。這對歸化民幹部來說壓力很大,而且他們必然為解邇仁辦了某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不論是迫於壓力交待還是頑抗到底,對歸化民幹部來說絕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