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足足一個多時辰,都已經過了午時,劉協終於聽到鼓樂聲,當即就是精神一振。
過不多時,大軍出現在劉協與百官眼前。
百官立刻整隊,劉協也下了輿駕,宮女們連忙端起托盤,將托盤上的酒杯斟滿。
大軍在距離劉協二十丈外止步,鼓樂聲暫停,李慕與麾下一眾大將謀士紛紛下馬,排好隊列,這才跟在李慕身後,往劉協迎去。
李慕在劉協麵前兩丈外止步,抱拳躬身道:“末將呂布,奉陛下詔令,率大軍蕩平天下,今不負陛下信任,得勝凱旋。”
劉協快步上前,將李慕扶起,激動的道:“大將軍快快請起,有大將軍在,實乃大漢之幸,百姓之福。”
在這種場合,他自然得稱呼大將軍,而不是太傅。
說完他親手將酒杯從一旁托盤上取下,遞到李慕麵前,隨後大聲道:“眾將士,且與朕共飲這杯慶功酒。”
宮女們端著托盤,將酒杯送到李慕身後眾將士手中。
待宮女退到兩旁,眾將士舉杯齊聲道:“敬大漢,敬陛下。”
劉協也大聲道:“敬大將軍,敬眾將士。”
隨後劉協與李慕等人一齊喝下這杯慶功酒。
放下酒杯後,劉協攜著李慕的手,反身上了輿駕,揮手道:“起駕回宮。”
鼓樂聲再起,群臣跟在輿駕兩側,往洛陽城返回,眾將士重新上馬,跟在輿駕之後。
他們這些大將謀士,都要跟著李慕進宮參加慶功宴,然後論功行賞。
大軍自有各部曲將領帶回營寨,營寨那邊犒賞三軍的物資早已準備好,在李慕他們於皇宮飲宴時,大軍同樣也可以狂歡。
這些出征將士今晚無需值守,崗哨自有留守部隊負責,他們隻需放開了吃喝即可。
輿駕上,李慕麵帶微笑的道:“看來陛下這三年沒有懈怠,一身功力已經有相當火候。”
劉協目光閃爍,沒有扭頭,而是直直望著前方,若無其事的道:“既如此,太傅是不是可以把那門心法傳給朕了?”
李慕轉頭看了他一眼,嘿然一笑,道:“看來陛下真的已經長大,可以從男孩過渡到男人。”
“沒問題,等慶功宴結束,臣就把心法傳給陛下。”
半大小子最高興的事,莫過於別人把他們當大人看待,李慕這句話頓時讓劉協眉開眼笑,同時心裏一片火熱。
“多謝太傅。”
近一個時辰後,眾人回到皇宮,到太廟完成獻捷獻俘之禮,便是慶功宴時間。
一般來說,軍中將領都更喜歡與麾下將士一起喝酒,因為自在,在皇宮大殿中多少有些拘束。
可因為劉協年紀不大,沒什麼威嚴,又有李慕在場調解氣氛,眾將士倒是並無拘束之感,大殿之中時常響起歡聲笑語。
功勞簿與李慕的請功奏表,早在班師前就已經送回朝中,對於眾將士的封賞,早已擬定。
是以在酒宴結束之後,眾將士的封賞詔書便直接宣讀,幾乎在場所有人都有份。
其實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立下了功勞,但出征在外,每個人總有自己負責的那一塊,隻要沒出岔子,就已經有一份功勞在裏麵。
功勞簿和李慕的奏表中,並無關於他自己的內容。
但誰都知道,能夠蕩平天下,李慕絕對是毫無爭議的最大功臣。
所以這次劉協力排眾議,給他封了個異姓王,封號為“鎮國武成王”。
沒錯,就是殷商時黃飛虎的那個封號。
武成王這個封號並不算獨特,可加上“鎮國”二字,那意義就大不相同。
連薑子牙都是在死後才被追封為武成王,春秋戰國時期的燕國也有一個武成王,可都沒有“鎮國”二字。
隻有一個黃飛虎,被封過鎮國武成王,不過那是在封神世界,黃飛虎此人本就是小說虛構的。
因此本世界並未出現過這個封號,完全是劉協自己想出來的。
李慕聽到時頗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是劉協的心意,他倒也沒說什麼,坦然領了這份封賞。
慶功宴結束後,謀士們大多選擇回府,武將們則紛紛返回軍營,再去跟麾下將士們一起喝酒。
李慕卻跟著劉協去到伏壽的中宮,他將《葵花寶典》的心法傳給二人,並給二人詳細講解了內氣運行路線。
待兩人都表示已經記牢後,李慕便即告退回府,他自己家裏,同樣還有兩個夫人,在等著他慰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