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發生什麼事,時間都是最好的良藥,生活總是往前走的,思念留在夜深人靜時。
稅糧交完,溈水村孩子入學的事就被提起來了。
黃文才吳大勇王誌強三人商量後,這次啟蒙主要針對的是十到十三歲,或是家裏還有幾個男丁,有可能還被抽到從軍的,不管多少歲,隻要願意都可以來上課。
針對這種情況,吳大勇與王誌強各自統計人數,如果人數多再找一個時間安排開課,他們不像孩子可以脫產學習,得利用空閑時間。
黃羽墨不禁想起了前世的夜校,他們這種也算是另類夜校了。
本來黃羽墨的女生班也是要開起來了,可村裏每家都抽了丁,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也入了學,勞動力大大的減少了,很多村民不願意再讓女娃來學堂了。
黃羽墨麵對這種情況也是無能為力,畢竟在生死麵前,其他都是小問題。也有個別像大丫這樣,家裏同意來學識字,她就讓她們有空就過來,反正李雪也是要學的,跟她作個伴也好。
溈水村的孩子多,加上村民在王誌強的分析勸說下,基本上達到要求的孩子都來上學了,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個班,一個班人數都有五十多個了,加上之前都快兩百個人。
好在這些孩子偏大,都很珍惜學習的機會,並不需要人管,要不黃文才他們根本忙不過來。
這次的課程安排也與之前不一樣,不光教他們識字還重點教練拳,並還會講兵法故事,受黃羽墨的影響,黃文才他們從悟塵大師那裏借來的幾本兵法也改編成了小故事,這樣比書上那樣講解更讓人通俗易懂也更讓提起他們的興趣。
兵法與練拳的夫子就成了趙樂生,他是邊學邊教,這樣更加增加理解記憶。
趙樂生自看了黃羽墨的小故事,變了很多,每天除了教學,就跟黃文才他們一樣手不離書,不過他看的是兵法。WwW.com
“小羽,誌安哥買了個瓜回來吃。”李思淼興衝衝從外跑了回來。
“這是蜜甜瓜?先拿盆裝好放到冰盆,等大家一起吃。”
“好的小羽姐”
李誌安自從上次去縣城回來,每天就讓陳子平煮上一鍋薄荷水拿到溈水村去賣,一大罐一文錢,因著加了冰,生意還不錯,每天能賣過三十多文,利潤有二十文左右。
李誌安賺了錢就交給黃羽墨,黃羽墨隻第一天收了,後來的就讓他自己存著,他不肯,每天照例一回來就把錢交給她。
而自夏收後,黃羽墨就忙開了,吳大勇自那花瓶被賣了一兩銀子並知道有人願意長期收貨後,他就想著溈山村的村民都會編織,想讓他們一起編織,在這一點上與黃羽墨他們有了共識。
這編織簡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隻需要他們動手就行,竹子山上有,無非就是用些時間,而村民們最不缺的就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