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浩南也算是走南趟北的了,他見過不少特色的建築,但是進了黃家,這房子卻還是讓他眼前一亮,這格局,每個房間的構思,看起來像大戶人家的四合院卻又與傳統的四合院又有區別,一看就用了心思,再看那排水,真正稱得上巧,怕是下最大的雨水也排得流暢。
“見過縣主。”馮浩南走到黃羽墨前,朝她行了個大禮。
黃羽墨受了他的禮,然後才笑著道“馮東家的消息真是靈通。”
而一旁的馮嬸則是傻眼,黃小娘子怎麼就成了縣主了,可看兩人的表情並不是作偽,忙過來朝黃羽墨行了大禮。
黃羽墨有些無奈,她回溈山村沒有表明身份,就是不喜歡這些麻煩,偏偏被馮浩南一點明,這禮還不能不受,畢竟代表著皇家的臉麵呢。
分主賓坐下,黃羽墨問道“馮東家什麼時候回來的,一路還順利吧。”
“很順利,你們那個臘魚與風吹魚幹很受歡迎,這次來就是想問問你們這個量多不多。”提到生意,馮浩南的心情特別的好,他也沒想到那魚幹竟那麼受歡迎,一斤賣到一百五文都有人要,就是可惜這次帶的不多。。
“量好商量,不知道馮東家一次需要多少,我這好安排。”
“我們商隊去陳國一次來回大概是一個月,一次五百斤臘魚幹,五百斤風魚幹,不知道有沒有問題。”
“可以,不過這個魚幹我們能提供的季節就十一月到來年的四月,隻有五個月的時間,天氣熱魚肉容易變質做不了。”這個量還是在承受之內。
“這樣呀,不能在這四個月裏多做些嗎?也不限製一個月一千斤了。”聽說隻能五個月能產,馮浩南改口道。
“今年倒是能多做的,明年就難說了,今年魚豐足,明年的話,魚成長的也是需要時間的。”
雖然今年村裏的人已經加大了養殖的量,可在沒飼料的條件下,魚一年差不多也就長個兩三斤,不像今年,魚都比較大,有些都養了三四年了,十來斤一條。
馮浩南在她的解釋下點了點頭,隻是有錢不能賺,還是有些不快呀。黃羽墨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看來還需要王誌強組織人去鄰村收魚呀。
“馮東家,不知道上次的提議你們考慮得怎麼樣了?”黃羽墨問道。
馮浩南此次前來就是為了這事而來,魚幹隻不過是順帶的,慎重的回道“縣主的意思已經帶給家父了,家父及家兄準備隨縣主去裕州,至於馮家其他人,他們暫時還沒有這打算。”
“不知道您父親擅於哪一方麵?”
“我們這一房一直管著糧食,這次因為意見不統一,所以我們這一房被分出來了,以後做的任何生意都與他們無關,當然譚州這邊的生意也與我們無關了。”馮浩南一直看著黃羽墨的臉。
黃羽墨之前打聽過,這馮家的生意主要是在糧食、布匹雜貨方麵,馮父能掌撐糧食這個大頭生意,說明能力比較強,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直接被分出來,看來馮家不太平,不過大家庭也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