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到學校報到(1 / 2)

立國初期。

國家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建設祖國的各種幹部,恢複、組建幹部院校。

為加強幹部的理論學習和文化業務教育。

國家在全國範圍內,舉辦了許多工農速成中學和工農幹部補習學校。

吸收不同文化程度的工農幹部,給予適當時間的文化教育。

盡可能地,使全國工農幹部的文化程度,能在若幹年內提高到相當於中學的水平。

幹部教育開始向著正常化、係統化和製度化邁進。

選拔幹部上黨校、上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各種技校、辦各種培訓班,培養了大批幹部,為國家的建設提供了幹部支撐。

京城工農速成中學。

主要是為了培養財經、政法等方麵的幹部人才。

學生都是從全國各地招來的,大多是立過功,受過獎的年輕幹部。

雖然隻是中學,但教師隊伍強的離譜。

大學本科畢業生打底,教授、副教授當老師或班主任,師資力量雄厚。

當然了,有這實力的學校,全國也僅此一家。

(與實際有出入,勿較真。)

學校根據學生的水平和不同的升學目的編班,分設三類課程進行教學。

一類是預備升入高等學校文史、財經及政法等係科者。

以語文、數學、曆史、地理為重點課程。

二類是預備升入高等學校理、工等係科者。

以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為重點課程。

三類是預備升入高等學校農、醫、生物等係科者。

以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為重點課程。

按照學生的文化水平,每一類課程又分為甲、乙、丙三個班。

編辦原則按考試成績,甲班較優、丙班較差。

其他地方有些學校則是按組分班,低級組、中級級、高級組,叫法不同,意思卻差不多。

上丙班的學生,都是高小以下文化程度的人。

乙班相當於初中,甲班相當於高中。

校門口。

江平安以為來錯了地方,問過門衛之後,才確定沒來錯。

這裏不管是教室,還是宿舍,條件都很差,清一色排房,房屋都很破舊。

牆麵斑駁,泥地、紙窗、頂棚也已部分脫落,或許是陰雪天,室內光線昏暗。

踩著厚厚的積雪,江平安被門衛帶到教務處報到。

“江平安同誌,歡迎你到來!”教務處主任楊作民,熱情接待了江平安。

江平安的檔案在提幹之前,就經過嚴格的審查,提幹之後,檔案直接發到了學校。

學校也早就接到通知,會有新的學生前來報到。

所以這會兒江平安拿著介紹信等相關資料,直接報名、落戶、轉移組織關係、分班。

經過細致了解後,江平安選擇了學習一類課程。

因為是插班生,於是被分配到了一類丙班。

“年前會考一次試,你如果成績好,可以進甲班。”手續辦完後,楊主任對他說。

“不管選學哪個類別的課程,丙班主要是學習基礎知識,人最多,學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甲班的學生畢業後,可以參加工作,也可以參加升學考試,通過後接著上大學。”

江平安雖然有初中文憑,但還是需要參加統一考試後,才能進乙班或者甲班。

然後,楊主任帶著江平安去領取書籍,安排宿舍,並找班主任報到。

“有單位的幹部,戶籍還是在原單位,隻把糧本和工資關係暫時轉過來。”楊主任說。

“學生不分工資級別,每個月統一發放三十塊助學金。”

脫產學習,工資關係轉過來,原單位就不會發工資了,學校則統一標準發放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