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時間,左荔和陽光市裏麵的熟人告別之後。

在1982年開春,也就是四月份的時候,跟著顧飛沉去小橋鎮上任了。

小橋鎮位於陽光市西南部分,這個鎮子比較小,

周圍的四個村落,也是靠著山裏,常年靠著幾座山吃飯,

耕地較少。

不過這裏倒是有另外的收益,那便是這邊的人大部分都會種甘蔗。

甘蔗,眾所周知,甘蔗能夠榨出蔗糖,這糖對如今的人,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孩子們就喜歡吃糖,一些成年人也是無糖不歡的,所以有了這一而甘蔗的環境,其實並沒有那麼苛刻,並不需要像糧食那樣,對生長環境極其挑剔。

甚至都不需要非常肥沃的耕地。

在一些山地之上,甘蔗都能夠長得很好。

而且因為祖祖輩輩都是種甘蔗的,這邊的村民們對如何讓甘蔗長得好,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但哪怕有種植甘蔗這一門生意,因為小橋鎮這邊沒有修路,對外交通不便。

甚至可以說,這邊就是山連著山。

所以這個鎮子,真的很窮。

就說左荔第一次和顧飛沉去找蔣緋的時候,他們隻能把車開到第一座山外麵。

一路上的路,還特別的陡峭。

接下來左荔,走了至少三個小時,才到達了這個鎮上的學校。

而要從鎮上去周圍的四個村落,那將是更加的遠。

這一次左荔隨著顧飛沉去上任,也不例外,去周圍的村子更是要走山路。

荔左立雖然一直有在鍛煉瑜伽什麼的,但說實話,真的許久沒有走這麼多路了。

尤其是這一次去上任的時候,他們還帶了不少行李。

即使都是顧飛沉的手下們背著,但前一天正好下了雨,

眾所周知,下了雨的山路更加不好走,

這邊崇山峻嶺的,更是要小心。

左荔路上還在跟顧飛沉說:“要致富,先修路,這路必須得修起來。

而我看這兩個怕是直接修路都不好修,可能得打隧道。”

而打隧道那肯定是需要不少的錢。

還得需要專門的專家來這邊研究地理狀況。

這些真的很困難。

左荔想到,未來國家在每個地方幾乎都打了隧道,甚至建立了海底通道。

就明白,幾十年的發展真的很快。

隻有見證了麵前這樣艱難的交通情況,以及貧瘠的村落和人民生活之後。

才更能明白未來的國家究竟有多麼的好。

而如今,這個國家正在以極快的速度飛速發展。

左荔有幸,成為顧飛沉的妻子,成為這一切的見證者。

或者某種程度上,她也會是一個參與者,

因為她的丈夫,正在為這個國家,為這些人民做事,

而她也將與他的步伐一致。

說什麼為焦急新中國付出多大的力量。

左荔肯定是做不到的。

但是可以從小處做起。

左荔現在正在思索著,下次讓人出山去市裏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聯係一下趙唐羽。

讓他分析一下,在這樣的地方打一條隧道,需要多少錢。

而她得多久才能賺到那些錢。

左荔他們到鎮上有一段路,就發現現在甘蔗幾乎已經種下去了。

這些甘蔗並沒有種在肥沃的田地之中,而是隨意的中在山地以及道路周圍。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剛剛種下去的甘蔗苗。

左荔他們到這裏的時候,已經過了甘蔗種植的時間。

但有幸能夠看到這麼多的甘蔗苗,可以想象等到這些甘蔗都成熟的時候,那會有多麼的壯觀。

而左荔也很快意識到,之前得到的資料所說的,這個鎮上的土地很少,是什麼情況。

這邊有許多的沙地,這些沙地按照如今的作物種植情況來說,根本就不能種什麼作物。

種下去了,也會讓作物生長不夠好。

因為這土地,對於精貴的糧食來說,實在是太過貧瘠了。

而這麼多山地裏麵種上甘蔗,已經是心裏的人,能夠想到最好的辦法了。

沒有這些甘蔗的話,可以想象這邊鎮上和村落裏麵的生產隊,怕是都沒辦法養活這麼多人。

左立之前也了解過甘蔗的種植季節,也是有規律的,有兩個季節,春季和秋季。

種植在春季進行,具體在2-4月,不超過4月。

而這裏也會在秋天種植。

它的種植方法很簡單,多是用甘蔗芽進行,選擇長的和粗的,最好有疏鬆肥沃的土壤。

處理後可以種在地下,多見光很快就會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