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2 / 2)

“此次戰役,以大軍勝利告終,蘇定方帶領唐軍斬數萬突厥人馬,阿史那賀魯潰敗而逃。”

“見阿史那賀魯逃跑,蘇定方深知不能斬草不除根,之後蘇定方爬冰臥雪,趁著大雪和夜色,突襲金山,再次打敗阿史那賀魯。”

“阿史那賀魯在被打敗之後,隻好率領手下繼續逃亡,蘇定方派遣副將追擊,最後,阿史那賀魯被蘇定方的副將擒獲。“

“至此,西突厥滅,見此情景,蘇定方加以安撫突厥諸部,讓他們回到故居,穩住他們的心思,而見到西突厥滅亡之後,地處西域的眾國也是投降唐朝。”

“顯慶四年,蘇定方在烏海大敗吐蕃的大軍。龍朔三年,蘇定方出任安集大使,安穩好吐穀渾和驅逐吐蕃,安定邊境。”

“顯慶四年,地處西域蔥嶺一帶的幾個國家再次起兵反叛大唐,蘇定方隻好再次領軍西征。”

“麵對精銳的唐軍,再加上蘇定方的指揮,叛軍自然不是對手。蘇定方在抵達葉葉水之後。”

“蘇定方選擇在軍隊當中挑選精兵,決定強行進攻三百裏,突襲都曼軍。”

“叛軍出乎意料,敗退之後,隻好退守馬保城,麵對唐朝的大軍,蘇定方迫使叛軍出城投降。”

“至此,大唐的威名才徹底的紮根在了西域,而唐朝向西的疆域直接到了鹹海,這種情況在唐朝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顯慶五年,高宗任命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率領十萬大軍進攻百濟,麵對百濟,因為高句麗,唐軍隻好橫渡大海。”

“最後,蘇定方率領軍隊抵達熊津江口,大敗百濟軍隊,殺敵數千。”

“蘇定方趁勢而上,率領大軍夾江並進,直逼百濟首都,至此國難之際,百濟傾國出動,可結果,唐軍大破百濟軍,殺一萬餘人。”

“看見自己使出全力都沒用,百濟國王隻好率領太子及其百姓投降,百濟滅亡。”

“而唐朝攻滅百濟,雖然沒有太多的兵力投入,也沒有大的軍事場麵,但是,這場戰役卻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罕見的跨海兩棲作戰。”

“這場滅百濟之戰體現了大唐軍隊之強,也體現了唐朝強大的水軍和先進的造船航海技術。”

“這場滅百濟之戰,不僅僅是對百濟的,這也對高句麗形成威脅,此後唐朝以百濟為戰略跳板,可以對高句麗形成南北夾攻之勢,這場戰役為唐朝滅高句麗打下堅實的基礎。”

“顯慶五年,高宗任命蘇定方以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同時任命契苾何力為浿江道行軍大總管。”

“命令二人分兵進攻高句麗。顯慶五年八月,蘇定方大破高麗軍,進圍平壤城。”

“可是,因為北路唐軍回師,新羅的糧草遲遲沒有到達,再加上冬季高句麗寒冷的天氣使得進攻不利,蘇定方考慮利弊,隻好班師回朝。”

。您提供大神倫傑冷魅的曆史知識點:開局盤點皇帝之最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