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最大的恥辱來了(1 / 2)

“韓世忠,字良臣,自號清涼居士,延安府綏德人,南宋名將,詞人,民族英雄,與嶽飛、張俊、劉光世合稱南宋中興四將。”

“元佑四年,韓世忠出生在延安的一個普通的農戶家中,這就意味著韓世忠一開始的起點很低。”

“韓世忠年幼的時候,家庭貧苦,他的家裏不能供給他讀書寫字,所以韓世忠自小便開始習武,而且喜歡喝酒。”

“並且,隨著自己慢慢習武之後,身上也多了許多人崇尚的氣節,而且韓世忠為人不拘小義。”

“在當時有人誇讚韓世忠說,將來這孩子可以位列三公,對於別人這麼高的評價,韓世忠卻認為這個人是在貶低侮辱自己,於是就將那個誇讚自己的人給打了一頓。”

“崇寧四年,還沒有成年的韓世忠便響應當時朝廷的號召,參加入伍,後來韓世忠參與了抵禦西夏的戰爭。”

“韓世忠剛剛響應號召進入軍隊之後沒多久,就參加了抵禦西夏的侵略戰爭。”

“在之後的抵禦侵略戰爭當中的韓世忠,奮勇殺敵,因功升為了小隊長,雖然官職較小,但是韓世忠認真負責。”

“雖然韓世忠的年紀是比較的小,因為當時他手下領導的士兵大都是一些老兵,而韓世忠為人處事正義,所以韓世忠手下的士兵都聽從他的。”

“政和七年韓世忠跟隨總管劉延慶出征西夏,韓世忠趁著夜色,襲擊敵軍,登上城樓,因此立下大功。”

“政和八年,韓世忠又跟隨總管劉延慶阻擊前來進攻的西夏軍隊,韓世忠在此戰斬首數人。”

“之後在這一番抵禦西夏的戰爭當中,韓世忠因功升職為武副將。”

“宣和二年,方臘發動起義,是為‘方臘起義’,方臘在起義之後還自稱為聖公,在方臘起義的這一段時間內,方臘向四周攻占了許多的城池。”

“由此,方臘手底下的隨從高達百萬之眾,威震南方。當時皇帝隻好四處征調兵馬前往平叛。”

“宣和三年,韓世忠跟隨總管劉延慶出征方臘。在作戰當中,韓世忠擊破了許多的敵軍,先鋒將軍稱讚其為萬人敵。”

“之後,韓世忠率軍擊敗叛軍,並且窮追叛軍,直接到達了叛軍的大本營,生擒方臘,在這次平叛結束後,韓世忠因功被授予了承節郎。”

“宣和二年,宋朝和金國達成了海上之盟,兩國共同進攻遼國。”

“宣和四年,宋國與遼國對戰於燕山。而在這個時候,宋軍慘敗,韓世忠在這個時候正帶領著五十人的騎兵,正在這個節骨眼上,韓世忠遇上了兩千的遼軍騎兵。”

“在這個時候,韓世忠十分鎮定,他告訴手下的那五十士兵。”

“這個時候,你們不要想著逃跑,逃跑就意味著死,接下來看我操作。”

“首先,韓世忠讓一部分人先占領高地,而且列出陣來,再之後,又讓人把從燕山方向潰逃而來的宋軍組織起來,這樣子,韓世忠手下就有幾百人的士兵。”

“這個時候,韓世忠讓他們擊鼓呐喊,同時韓世忠親自帶領敢死隊衝擊遼軍陣營。而在此時,剩下的幾百人也在後方擊鼓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