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荀卿曾言‘物禁大盛\’(1 / 2)

“他原本是楚國上蔡人,在他年輕的時候心中就有一番抱負。”

“當時的他,還在郡裏做小吏,看到衙府的公廁附近有一隻老鼠在偷‘東西’吃,隻要人一走進了,它就馬上跑走。”

“少年的他見狀,感歎道:人如此沒有得誌,和這隻老鼠有什麼區別?”

“自那以後,他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人上人。”

“後來,他跟隨老師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以後,他離開楚國,來到秦國,拜於大秦高官的門下,希望自己能夠謀求一個更好的未來,他就是李斯。”

“剛開始的時候,呂不韋隻是給了李斯一個小小的官職,讓他有事情可以做。”

“李斯真正的出名,是來自他那封舉世聞名的《諫逐客書》,當時韓國人鄭國以修築灌溉水渠為由,到秦國做間諜活動。”

“但是,這貨被發覺後,秦國上下一致同意要驅逐這些像鄭國一樣的外鄉人,李斯一看,這還行?我好不容易到秦國謀發展,你現在要趕我走?”

“李斯頂住壓力,向嬴政上書,嚴明自己的觀點,嬴政這才幡然醒悟,開始招攬人才,使得秦國得以更加發展壯大。”

“因為這個,李斯被嬴政重用,官至廷尉。後嬴政稱霸之後,以李斯為相,助其統治天下。”

“李斯,本身是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人,曾經是秦相呂不韋的舍人,後來又被任命為長史。”

“因其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獨到的見解,非常秦王嬴政的信任,在不久就被拜為客卿。”

“不要小看這個客卿,一開始厲害的人物都是從客卿開始做起的。”

“李斯在秦國統一六國的作用很大,他不僅出謀劃策離間六國,還為秦王提供用兵的建議。”

“而先攻打韓國,然後再誅滅各諸侯國就是他的計策。”

“正是因為他在秦國統一大業上的豐功偉績,所以在秦國統一後,李斯的地位也跟著攀升。”

“可是帝王的心思不是常人,他們心中的想法往往不是常人感情所理解。所以即便李斯身居高位,也為自己和家族前途而擔憂。”

“其實,李斯能夠得到重用的最大原因是得到了嬴政的賞識。從那個時候的情況來看,李斯和秦始皇都算年輕人,估計也比較合得來。”

“李斯又師從法家,對於社會的治理,製度的設定都有自己的獨到借鑒,因此,深得嬴政滿意。”

“那時候的李斯曾風光無比,有一回李斯之子李由,從三川郡回鹹陽探親,李斯大擺酒席宴請百官。”

“整個朝堂之上,隻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前去祝賀,此情此景,李斯忽然想到,自己的老師荀卿曾說過‘物禁大盛’。”

“我曾經是上蔡縣裏麵的一個普通人,如今官至人臣之上,可謂富貴至極,我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呢,到底哪裏是我的歸宿呢?”

“誰也想不到,這番高光時刻,竟永遠成為李斯的回憶,在這之後,危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開始巡遊,到了沙丘的這個地方時,忽然身體大不適,病得十分嚴重,沒有多久就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