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狀元宰相,甘為異族鷹犬,飽讀聖賢書,卻毫無禮義廉恥,你有何麵目去見兩浙的父老?”
“看到文天祥這般樣子,就沒有繼續自取其辱了,他也見識到了文天祥的硬骨頭和強脾氣。”
“於是,他留夢炎懷著愧疚之心向主子忽必烈回稟,忽必烈對此笑了笑,根本不以為意,因為忽必烈還有更大牌的說客在後麵呢!”
“第二個出場勸降的人讓文天祥無以言表,此人竟然是投降後被元朝降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這位出現來勸降他,這是文天祥沒有想到的。”
“隨著這位宋帝的出現,引起了文天祥苦澀的回憶,還有之前的時候,任職各個地方、率軍抵抗元軍的艱辛往事一幕幕的浮現在文天祥的腦海中。”
“於是,文天祥略微調整心神,他立刻讓宋恭帝端坐於北上,隨即麵北而跪,鄭重的行了臣子大禮。”
“隨即文天祥就站起身來,走到宋恭帝一旁,哽咽的說道:君臣緣分已盡,請聖駕速回!”
“被文天祥的忠誠所感,宋恭帝準備好的勸說一詞如鯁在喉,最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隻能黯然離場。”
“於是,元朝又讓被充入宮中為奴婢的文天祥長女柳娘,寫信給他。文天祥讀完書信後,悲憤妻女所承受的淒慘和屈辱,他們的遭遇讓文天祥痛不欲生。”
“但是,文天祥很清楚,如果自己投降元朝,自己的妻女將擺脫難堪的處境,家人得以團聚。”
“並且,自己高官照做,何樂不為呢?不過自己從小就立下的誌向呢?孔孟等聖人的教誨呢?難道這些都要被自己拋到腦後嗎?”
“不,絕對不行。於是,他隨即寫了決絕的回信,雖然文天祥做好了死的準備,但是,眼淚還是流了下來。”
“回書言:誰人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至此,於義當死,可令柳女、環女好做百姓,爹爹管不得了。”
“於是,文天祥就這麼一直被關在監獄當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就來到公元1282年底,此時,中山有人自稱‘宋主’,並且,聚集數千人起事,揚言要救出文丞相。”
“並且,大都內也有匿名書信出現,並且說明了要率兵馬作亂,可保問丞相無憂,滿朝大臣都紛紛諫言忽必烈,請求誅殺文天祥,以安社稷。”
“這也是在外的忠義之士害怕文天祥投降所帶來的巨大負麵效果,所不得已而為的。”
“忽必烈也決定做最後一次勸降,他召見文天祥,並且對其十分誠懇說:你以對待宋朝的忠心對待我,我讓你做元朝宰相如何!”
“對此,文天祥的回答依舊是不,於是,忽必烈隻好順其心,賜死。”
“終於到了最後的時刻,這其中已經過去了許多年,而在之前的三年裏,文天祥一直待在監獄裏,這種苦難的生活讓文天祥的身體變得羸弱不堪。”
“但是,在最後時刻的他依然昂首大聲道:天祥既受宋恩,忝為宰相,如何能再事新主,唯願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