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唐第一綠帽王(1 / 2)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讓人在玄武門設下埋伏,自己帶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嚐等人入朝。”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同樣入朝,最後,李世民成功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不久之後,李淵就立了李世民為皇太子,任命長孫無忌為太子左庶子。”

“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冊封妻子長孫氏為皇後,以長孫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

“李世民能夠在最後的這場政變當中贏得了勝利,其中,長孫無忌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孫無忌不僅僅是這場政變的主要謀劃人之一,而且他還親自帶領士兵進入玄武門,還和李建成的人親自廝殺。”

“不管怎麼說,李世民能夠取得玄武門之變的成功,這其中長孫無忌是的作用是極大的。”

“為什麼說長孫無忌的作用很大,因為從政變之後,李世民給他的封賞當中,就可以看明白。”

“在玄武門發生的這場政變之後,當上皇帝的李世民肯定要對群臣大加封賞。”

“其中宰相裴寂獲封第一等,因為對於李世民來說,他是政變登基,不是順位,而且他爹李淵還在後宮活著呢?”

“所以,李世民的皇帝位子並沒有坐穩,非常需要籠絡這些老臣,獲得他們的支持,所以,李世民對裴寂這位老臣是格外的重視。”

“而長孫無忌作為李世民的大舅哥,則是和房玄齡、杜如晦、王君廓、尉遲恭一起得到了第二等的封賞。”

“在這些人其中,房玄齡和杜如晦是李世民身邊非常重要的謀士,一直都是擔任的是軍師的職位。”

“而尉遲恭雖是武將,可是在之前的玄武門政變當中,對李世民有救命之恩,要不是他李世民就沒了。而且還是他主動逼宮,逼李淵禪位。”

“而王君廓則是鎮守幽州,身上有著抵禦外敵的重任,而且在玄武門之變不久,王君廓剛剛幫助李世民平定了一樁宗室謀反案。”

“一為了拉攏王君廓,同時也是為了表示善意,因此,李世民就將他封為第二等。”

“最後,能夠和這幾個人獲功並列,這其中長孫無忌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

“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第一就任命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先把官職任命權拿到了手裏。”

“幾個月之後,大局已經慢慢穩定下來,於是,李世民又直接將長孫無忌升為宰相,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來到長孫無忌這一邊,麵對皇帝大舅哥的重用,長孫無忌沒有任何居功自傲的姿態,反而推去了李世民的各種封賞。”

“看看,就這種激流勇退、知道進退的大臣,有哪個皇帝會不喜歡這樣的臣子呢?”

“所以,就憑長孫無忌的這個樣子,在整個貞觀的二十三年裏,長孫無忌都被李世民委以重任,成了手握重權的宰相。”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將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掛入淩煙閣,長孫無忌則位列第一,是為淩煙閣第一功臣。”

“但是到了李世民執政的後期,宰相長孫無忌在為大唐未來考慮的時候,這其中就摻雜了許多自己的心思在裏麵,最顯著的一件事就是關於太子一事。”

“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太子李承乾謀反,最後被貶到了黔州,而此時四皇子李泰意圖染指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