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對於司馬家族,我是一點兒好感也沒有,要不是司馬家族的話,天下豈能這麼亂。”
“當年要是沒有司馬家,曹家最後也能統一三國。當年統一天下之後,曹家肯定是會出來明君的。”
“有可能,還不會發生五胡亂華,中原也不會經曆這麼多的磨難。”
“唉!說了這麼多。還是要考慮自身的,我還是要選擇一個可以讓我效力的對象,但就和視頻當中說的一樣,我肯定是要在北方選擇自己可以施展才華的國家。”
“既然這個視頻當中說那苻堅可以,可有作為,那我便去秦國吧,希望這苻堅不要讓我失望啊!”
隋文帝楊堅:“這王猛出生在這亂世,也是難為他了。要是他出生在太平盛世的話,也不失為一件美談。”
“畢竟,那可是亂世啊。是從光和七年黃巾起義開始,在此之後,天下就幾乎沒有太平過。”
“漢朝光和七年,距離朕現在已經有了三百九十七年了。”
(黃巾起義的公元184年,到隋文帝登基的公元581年。)
“在這近400年的時間裏,大大小小出現了多少皇帝,多少國家,多少的割據勢力。”
“結果呢?他們都化為了塵土,有哪幾位皇帝有作為?有幾人可在後世留名呢?”
“幾乎是沒有的,因為亂世可是要意味著死人的,而死人的名字是不被大多數人所記住的,隻有太平盛世是人們所歌頌的。”
“不論是文史學家還是普通百姓,都是向往太平盛世。而那些亂世的話,大家都不會過於注意。”
“所以,大都是太平盛世之人容易留名。當然,這個亂世留名的人不多,不代表亂世就不能出名,因為這留名之人除非有巨大的功績。”
“否則,很難在史書當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筆墨。當然了,史書大部分是會記錄的。”
“但是,在這400多年當中,有多少人物的湧現?史學家肯定是會以流水賬的形式進行記錄的。”
“那這些這樣的史書有幾個人會去看呢?唉!大都都碌碌無為之輩。在曆史的潮流當中,亂世想打仗,想稱王稱帝,那是很簡單的。”
“要想當皇帝,手中隻要有兵權,能拉起一支隊伍來,占據一定的地盤,稱王稱帝,不過是話語間罷了。”
“但是相互征伐,總會給國家,給天下帶來不小的傷害。”
“所以,在進行國家統一和天下穩定的方麵,總是需要一些安穩的政策。不要整天想著打打殺殺,治理國家不好嗎?”
“若是你想要得到天下的話,那總是要以安撫的手段為主,若是僅僅想要割據一方,那就不需要注意太多。”
“但是,也是要對內,對百姓進行統治,進行治理的。”
“有些時候,我們可以忽略掉對手是否強大,忽略掉自己的軍隊是否多,忽略自己的錢糧是否夠?這些都可以忽略掉。”
“唯獨忽略不掉的就是百姓,因為這一切都可以從百姓身上獲取。”
“對手強大了不要緊,隻要軍隊比對手要強大,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