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正文第二九二章
除榮烺坐車,諸人皆是騎馬。
禦史台就在皇城外,進宮很快。
議事地點在萬壽宮。
鄭太後居正殿玉榻,榮晟帝在左側斜下方的位子上,顏相等已從內閣過來。榮綿榮烺一同進入,方李程三人跟隨在後,顏姑娘幾人不能進入,侯在外麵。
榮綿大婚後已正式議政,他習慣性坐在父親身畔的位子。宮人為榮烺搬來一張圓凳,方在榮綿相對的、鄭太後的右下首位置上。
河南巡撫的奏章在幾人手裏重新傳閱了一遍,奏章寫的非常清楚。是河南那些將田投到趙家的百姓,要求將田產歸還他們,不然他們將失去生計,不知要如何過活。
因為巡撫府外麵的百姓多達萬人,河南官員一旦動用官兵會直接導致事件失控,釀成激變,巡撫、按察使、知府,不得不與百姓代表進行談判。
榮烺視線移至奏章最末,這是一封聯名奏對。
這個河南巡撫不光是廢物,簡直連半點擔當都沒有。
榮烺將奏章遞給方禦史。
待看過一遍,鄭太後問,“都說說吧,要如何處置?”
顏相看向三司主官,“上一封河南府是奏章,是三司應對的。今日之事,也因趙家案而起,三司可有應對之法。”
方禦史道,“既然是河南巡撫、按察使、知府的共同判斷,也是百姓的強烈要求,趙家案要處置,也不能讓百姓沒了活路,流離失所。隻要百姓投田證據,官府會以百姓的意願為先。”
程禦史道,“如果沒有投田的證據,租賃契約,買賣不破租賃。田產依舊如契約所言,繼續租給百姓。”
李尚書道,“當時河南有擠兌之事,派一隊帝都兵馬過去相助就好了。亡羊補牢吧,臣看河南不大安穩,娘娘、陛下,不若著兵馬過去幫助河南維係治安。”
秦寺卿以三司之一的身份參加禦前會議,他從政經驗不及前麵三位大佬,也有外任官經驗,說,“隻要百姓得到田地,此圍應立刻能解。”
李尚書道,“但依律,這些投田百姓,亦有罪責在身。趙家案尚未處置,先答應他們的條件,以後類似案情,難道都依此例而判麼?”
程禦史道,“有投田證據,按例也要退回田地,再行處置,或罰金或罰役,盜稅千兩以上方會判刑。沒投田證據,田產即便歸屬有變動,也要以先時簽的租賃契約為先。這並無違背律令之處。”
李尚書問,“誰去主持此事?”
方禦史上稟,“河南巡撫有失機變,先是擠兌,後又遭圍困,臣請陛下著副都禦史韓澄為欽使,全權料理此事。”
李尚書說,“刑部侍郎亦可一同趕赴河南,協理此事。”
不論副都禦史還是刑部侍郎,官都比大理寺卿要高。秦寺卿簡直無語,幹脆不參與禦史台刑部之爭,直接說,“大理寺人手緊張,隻能負責帝都這邊的案件。”
顏相幾人也讚成派欽使赴河南之事,河南巡撫是真無能,再叫他幹下去,還不知會弄出什麼事。
隻是,是由禦史台副都禦史為欽使,還是刑部侍郎為欽使,內閣亦有爭議。
齊尚書說,“按察使不就隸屬都察院麼?你們都察院倒是謙虛,說河南巡撫是廢物,我看河南按察使也沒哪兒比巡撫強,哼,他們不聯名上折子麼。半斤八兩。還不如讓刑部去,更叫人放心。”
史太傅就事論事,“趙家案是程禦史揭開的,自然是禦史台最熟悉情況,按察使雖有疏漏,派個沒疏漏的去就行了。”
明顯史太傅更傾向禦史台。
吏部徐尚書道,“不隻是巡撫、按察使,河南將軍領兵是做什麼吃的?百姓圍堵巡撫府前,河南將軍難道一絲不聞?最終釀出此事,非一人一官之無能。”
兵部黎尚書道,“帝都派哪支兵馬過去。軍銜最好高些,起碼得壓得住河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