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迎接知府大人(2 / 3)

“說什麼呢爹爹!”呂渙真嗔道,“爹爹急著想要把女兒嫁出去,女兒還想多陪爹爹幾年呢!”

聽到女兒這麼說,呂重神情又黯淡了一些,自己就這麼一個女兒,又沒有妻室,女兒嫁出去了,自己豈不成了孤家寡人?

“媽的,不知道最後便宜了哪個混蛋小子。”呂重在心裏暗罵道。

~~~~~~~~~~~~~~~~~~~~

一日後,正是公元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的端午,黔江縣城大小官員,各衛所長官,及家中女眷,皆穿戴整齊,在南門外迎候新上任的重慶府知府吳尚功。

這黔江縣是個小小的縣城,洪武年間藍玉征服此處後,在此地設黔江守禦千戶所,當地稱中嶺堡,在黔江縣城西北,置一千戶,主管黔江縣各處防務。黔江縣城的城牆低矮,隻比蓬東堡的土牆略高一些,但卻是石牆不是土牆。黔江承平日久,想必城牆平時也不加以維護,已有多處損壞。看來縣城也是武備鬆弛。

約莫辰時一刻,知府的車架儀仗浩浩蕩蕩地開到了黔江縣南門。眾人叩首迎接,吳尚功從車仗上下來時,黔江知縣李安平一臉諂媚地上前施禮,一口一個“下官”、“學生”的,好不肉麻。

“下官已在寒舍備下薄酒,敢請大人屈尊光臨,下官為大人接風。”李安平恭敬地說道。

那李安平年紀四十上下,顴骨高聳,幾根山羊胡單薄地插在下巴上,一副不得誌的窮酸書生樣,即使是穿了那正七品鸂鶒(xichi)紋官服,也絲毫威嚴不起來,更別說現在在吳尚功跟前奴顏婢膝的模樣多麼醜陋了。

相比之下,知府吳尚功身材挺拔,長須飄飄,眼神明亮,倒是個傳統士人的模樣。

“李大人,你知道本官此次到黔江縣是巡視,不是來吃酒的。”吳尚功正色道。“前些日子讓你準備的各處屯堡田畝文冊,你可收齊了?”

“下官全都備好了,隻是大人遠道而來,山路難行,不如……”

“不必!”吳尚功一揮手道,“現在還不到正午,去縣衙!我要先查閱文冊!”

說罷,吳尚功又上了車,黔江縣一行大小官員和女眷跟在車仗後麵浩浩蕩蕩地去了縣衙。

“難不成這吳尚功還是個清官?”呂渙真心下尋思道,“這勤政的做派,在明末官員裏不多見。”

來到縣衙,李安平之妻劉氏招呼眾女眷進後院等待。其餘大小官員以知縣李安平為首,在堂下站好,吳尚功高坐堂上,讓隨行吏員將文冊搬上來,一本一本,認認真真地翻閱。

吳尚功時有皺眉,但是始終一言不發,李安平等人戰戰兢兢地站在堂下,生怕知府大人有什麼不滿意。官大一級壓死人,吳尚功若真怪罪下來,他李安平可承受不起。

忽然,吳尚功眼前一亮,拿著一本文冊反複翻閱,半晌,緩緩開口道:“李大人,這蓬東堡管隊官是?”

“回大人,蓬東堡管隊官是總旗呂重。”

聽聞李安平報自己名字了,站在隊伍末端的呂重趕忙出列行禮道:“卑職呂重,參見知府大人。”

“嗯,一個小小的總旗,手下竟有如此能幹的書吏?”吳尚功揚了揚手中的文冊,“這文冊中的表格記載清晰,書寫明白,本官還未曾見過如此排列之法。此法排列甚妙,可是你手下有能幹書吏?”

“卑職……”呂重支吾了一下,但老實的他最終還是決定如實說出來“這文冊,乃是家中小女所做。”

一時間,堂內嘩然,有嗤笑,有懷疑,也有驚歎。呂重官職低下,處在輿論中心,隻覺得身上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