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 渾河血戰——楯車戰術(1 / 3)

“把餘丁頂上去!”

趁著八旗軍後撤的空當,川軍進行了換防,將剛剛頂在第一線廝殺的軍士們撤下來修整,預備隊們作為生力軍頂到了最前麵。

紅字營這邊,張鳳儀率領的甲隊經過剛剛的血戰,陣亡七人,還有兩個重傷的軍士,眼看著也活不成了。

“鳳儀,下去好好歇著吧。”呂渙真拍了拍渾身是血的張鳳儀。作為甲隊的管隊,她每次作戰都是帶領甲隊身先士卒,因此甲隊也是整個紅字營目前減員最嚴重的一隊。當初雞籠岩圍攻戰結束後,呂渙真調了好些輜兵進了甲隊,這才補齊了編製。

“這幫韃子們不是好相與的。”經過一番交手後,張鳳儀也算是清楚了八旗的實力,“呂姐,咱們紅字營今天打得是一場硬仗啊。”

換下甲隊,頂到最前麵的是李鳳娘所帶領的乙隊。李鳳娘今年二十二歲,本是湘西的一個普通農家女子,因為生得漂亮被當地的一個土財主納了當小妾,四五年間都沒能懷上孩子,為此沒少挨正妻的欺負。豈料萬曆四十六年湘西遭了苗亂,土財主全家被殺,李鳳娘僥幸逃得性命,流落到了川中。後來被秦良玉編入了紅字營。喵喵尒説

一年半軍旅生涯加上兩次大戰的磨煉,李鳳娘已經褪去了原來財主家小妾的氣質,轉變成了一個徹底的軍人。論武藝,紅字營中除了呂渙真,怕是沒人能與張鳳儀相比;論聚攏人心,李鳳娘也比不過沈玉奴。她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管隊,在於她的聰明。紅字營做陣型訓練時,李鳳娘帶的那一隊總是對陣型的作用理解最快,對變陣的命令反應最快的。

張鳳儀能抵禦住八旗的衝鋒,靠的是硬,可是光以硬克敵,對自身的損耗太大了。呂渙真希望李鳳娘這一隊頂上去,可以在八旗兵的下一次進攻中以巧破敵。

“鳳娘,韃子凶猛,你可小心些別受傷了。”呂渙真叮囑道。

“不勞小娘子費心。”李鳳娘回答道,“鳳儀的甲隊能抵得住韃子,我乙隊也能!”

此時,站在高處指揮的副總兵周敦吉注意到,八旗軍推著一輛又一輛楯車在沈陽城外集結,似乎要使用楯車發動新一輪攻勢。

“秦邦屏!冉見龍!冉天胤!”周敦吉下令道,“快派兵挖掘壕溝,韃子要用楯車進攻咱們!”

左中右三軍立刻派出兵丁在陣型前五十步挖掘壕溝,不到半個時辰,一道半人深的壕溝已經挖成。掘出來的浮土都堆在了壕溝外側,形成了一道矮矮的土牆,這土牆高不到人的膝蓋,後麵不能藏人,可是卻有能力給沉重的楯車製造前進障礙。

沈陽城牆上,努爾哈赤眼睜睜地看著川軍們掘出一條壕溝來,不禁歎了口氣。

“瞧瞧,給他們點時間,就挖了一道壕溝出來,這下我大金的楯車不好推進了。”

努爾哈赤身後的黃台吉,也眯著眼睛觀察著川軍嚴整的陣型。

後金的崛起,是從努爾哈赤的手中開始的,他創立八旗製度,統一女真各部,十八副鎧甲起兵反明,後來又打出薩爾滸這樣的大捷,可以說,努爾哈赤是一名極其出色的軍事統帥,是練兵的天才,為後世的大清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讓後金真正從一個部落聯盟變成封建王朝的,卻是努爾哈赤的兒子黃台吉。與其說黃台吉是個將領,不如說他是個天才的政治家。他雖是滿人,卻熟讀漢家典籍,知己知彼。同時他的政治才能與權謀手腕,在同時代無人能出其右者,靠著黃台吉建立清朝,對各種政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多爾袞才能順利領兵入關,征服了人口與疆域數十倍於己的關內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