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等待父母過了頭七後,自己準備把這個裁縫店兌出去啊,剛剛找了個賣家,現在自己就是坐在這裏等待賣家到來。
賣家也不是別人,正是任家鎮的土皇帝“任發,任老爺”。
說起任老爺在任家鎮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任家鎮鎮長,族長,並且保安隊長還是他外甥。
當然任家家大業大不會親自上門來的,來的是任府大管家。
說著就見一個身材高大,麵圓耳小,頭發已經白了一半的40歲男子,身後還跟著一個20歲左右的小廝,滿臉笑容的走進裁縫鋪。
“謝老板,生意興隆啊”
哪怕是與一個16歲乳臭未幹的毛孩子,任府管家仍舊滿臉笑容的打招呼。
謝文一臉的苦笑“興隆什麼啊,”小子我是根本沒有經營這個裁縫鋪的能力,才想要兌出去的。
謝文的前身與現在都沒有什麼做生意的經驗。
沒有想到謝文這麼坦誠,任府管家明顯楞了一下。
“謝老板,說笑了,隻要謝老板多花些精力還是可以經營的”任府管家依然是滿臉的微笑。
不愧是可以當得上任府大管家,果然是八麵玲瓏啊。
“算了,我現在也是實在沒有精力去學裁縫了,畢竟我也一直沒有什麼經驗”謝文回了一句。
寒暄了一陣,直到謝文表現出想要談價的意思時。
“那我們拉個手吧”任府管家就把手放在袖子裏麵往謝文麵前一伸。
那時的生意人在談價錢時,會用拉手交易,就是要你伸出手來,要你開個價,然後是買方還價,一切都在袖子裏進行。
所謂行有行規,那時商人為了不讓別家知道自己出的價,一般都在私下議價。用商行裏通用的手勢比劃價格,當買賣兩家商定後,即可成交。
拉手談價,也叫做捏價,這種交易方式對在現在的很多農村地區還在使用。
幸好謝文是全盤接收了前身的記憶,如果是沒有記憶的話,連怎麼拉手都不知道。
“好”謝文也是伸出手來與對方捏價。
很快謝文就與任府管家捏好了價格。
畢竟任府的根基一直是在任家鎮,也是為了自己的名聲,所以對這裏的居民還算不錯,沒有故意壓價。
雙方約定任府出500銀元,謝文則是把裁縫店兌給任府。
在當時一個銀元可換128-140枚銅元;一個銀元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按現在雞蛋5毛一個的話,應該是150*0.5=75元.
但是當時的生產力與現在的生產力能比嗎?實際購買力還是比換算的高了不少。
500銀元就是3萬多塊錢人民幣,現在的小鎮中的房子也就這些錢唄。
談好價格後,任府管家就讓旁邊的小廝回任府去取錢,然後送過來。
因為同在一個小鎮,小廝去了30分鍾後就帶來一個小箱子回來。
裏麵則是用紅紙包裹的銀元。
“您先點下錢”任府管家看到錢已經送來就對謝文說道。
謝文也沒有客氣,生意嘛,需要錢貨兩清,點了點一分不差,任府也不會為了這點錢敗壞自己的名聲。
先錢後貨,在任家鎮,任府管家也不怕謝文耍什麼幺蛾子。
收到錢後,謝文就跟著任府管家去了官府變更了房契。
現在這個裁縫鋪就是屬於任府的了。
看交易達成任府管家說道:“謝老板,現在已經交易完成,祝您前程似錦”然後就帶著小廝回任府了。
謝文也沒有多呆,也是回到了自己家裏。
。您提供大神行走的肉丸的從九叔世界開始穿梭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