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瑾是真的沒想到,朝中大臣沒給她鬧出大事來,還會有這種數不上名號的小人物搞事情。
一直到殿試結束,鳳瑾的心情才明顯好了許多。
貢院放榜,有人金榜題名、春風得意,也有人名落孫山,落寞失意。
這日,景寒川正在幫鳳瑾分揀奏折,思索片刻後問道:“陛下,臣聽聞說,一甲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皆是出自京城世家大族。”
“是啊。”
鳳瑾扔下手裏的折子,往椅背上靠了靠。
“沒辦法,人家硬實力擺在那裏,世家大族百年底蘊培養出來的天之驕子們,怎麼可能被寒窗苦讀的人踩在腳下呢?”
世家大族裏或許有紈絝子弟,但更有冬不畏寒、夏不避暑,一心苦讀考取功名之人。
這些人的父親可能同樣是狀元出身、祖父可能是當世大儒,著作等身。
從基因的角度上,他們就已經贏了。
更何況,世家子弟們跟那些寒門學子一樣用功讀書,怎麼可能輸呢?
“朕知道你想說什麼。”
鳳瑾見景寒川沒說話,便主動說道:“你不過是覺得這樣下去,那些世家們愈發坐大罷了。”
景寒川垂眸說道:“臣是為陛下著想。”
“不礙事。”鳳瑾嗤笑一聲,“還早著呢。”
“朕查過了,這一甲的前三位都挺年輕,先扔到翰林院那等清貴之地編上幾年書,等個十年八年的,再往別處調便是。”
翰林院清貴,但卻沒有實權。
至於那些榜上的寒門子弟,驟然入朝,要麼被世家大族拉攏,榜下捉婿,要麼就是被排擠。
倒還不如通通放出去,在地方上曆練曆練,鍍層金再回來。
畢竟鳳瑾就算是想提攜寒門子弟,也不可能硬著頭皮一個勁兒的捧。
硬捧出來的玩意兒,不過就是一副空架子。
那些世家大族們若是逮著機會隨便戳一指頭,也就散了。
沒意思。
鳳瑾沒再多說這件事,而是斜著眼睛看向景寒川。
“聽說你出宮去見了那位張二公子?”
“是。”
景寒川自然知道,這點小事是瞞不過鳳瑾的,所以很幹脆的點了點頭。
“不放心?”鳳瑾問道。
景寒川繼續點頭,“臣就隻有這一個妹妹。”喵喵尒説
“嘖嘖嘖。”鳳瑾眯著眼睛笑,“說起來,永昌郡主的婚事也就在這幾日了,你這個當大舅哥的,覺得那位張二公子怎麼樣啊?”
聞言,景寒川思索了片刻,才說道:“鎮國公府家教嚴苛,滿門忠烈,永昌能嫁進鎮國公府,也算是她的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