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垶看了看老爺子,又看看了自家老爹,心下有些猶豫。
他有辦法,但問題在於真正有問題的是人,而不是製度。
製度都是沒問題的,因為基本上每一項製度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好的基礎上的,而且往往在提出的前期都能夠收獲到極好的效果,隻是後來就會變成上有對策下有政策。
想要真正落實,那還得有別的東西去輔助。
“沒事兒,大膽的說就是,若是有不好的地方爺爺和你爹幫著你分析分析。”
看著大孫子的樣子,朱棣還以為大孫子心裏沒底所以露怯了,因此就開口鼓勵。
朱高熾也向自己的大兒子投去了鼓勵的目光,他知道這是老爺子在幫著大兒子成長,並非壞事。
眼見著自家老爹都在鼓勵自己,朱瞻垶想了想也就沒有再藏著掖著,而是直接說了出來。
“其實孫兒曾經想過,咱們可以參考官員們監管工匠、商戶監管夥計的方法來監管官員。”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閣;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
“每完成一件登記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否則論罪處罰;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進行議處;最後內閣也可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以內閣統領監察機構、再以監察機構監督中央六部,並以六部統率文武百官及地方官員的形式。”
“孫兒覺得,這樣做應該能夠很好的監察百官,而且在這樣的監管力度之下,那些官員們也應該會收斂不少才是。”
……
朱棣震驚的看著自家大孫子,有看了看大兒子朱高熾,眼神中透露著一絲懷疑。
這是你教給他的?
朱高熾也收到了老爺子傳來的訊息,轉而回了個眼神過去。
兒子可沒那個本事,要真的有兒子自己就提出來了!
“垶兒,這是你自己想到的?”朱棣看著大孫子,還是有些不敢置信。
“對啊。”朱瞻垶很是理所當然的說道。
“孫兒不是說了麼,這就是根據那些個官員監管工匠和商戶監管夥計的方式想到的,就比如那些個商戶,他們不是每天都給工人布置任務,完成了領錢,完不成的扣錢嘛。”
“嘶~”朱棣深吸一口氣,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這不就跟上麵布置任務,下麵完成任務是一樣的麼?喵喵尒説
“好好好!”朱棣拉過大孫子一陣虎摸,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菊花。
“這下子可好了,想當官的都得給老子出力!誰也別想白吃咱們老朱家的白麵饃饃!”
“爺爺……”朱瞻垶的雙手一陣亂揮,好不容易才脫離了老爺子的蹂躪。
“製度都是輔助,一切還是要看咱們怎麼用人,不然的話再好的製度也會被那些蠹蟲給鑽空的。”
“就好像之前的唐朝,在唐高祖建國初期用的還是租庸調製,但到了唐朝中後期就換成兩稅法了,沒有任何製度能夠永遠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