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看著他的哥哥,神色之中多少帶著一點兒迷茫。
有些事情在有些人看起來其實就是一層很薄的窗戶紙,一捅就破,但在有些人的眼中卻並不是這樣。
朱瞻基現在就是這樣。
不是說朱瞻基就是笨,恰恰相反,他很聰明,之所以沒搞清楚這問題隻是單純的因為他的經曆較少,也沒有實質性的例子。
在如今這個階段,大明在威服海外這方麵做得很好,這就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大明真的是處在萬國之上,所有的番邦蠻夷都會臣服。
殊不知,真心臣服的其實並沒有多少。
就以今年的萬國來朝來說吧,真正誠心的是真的沒幾個,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奔著朝貢之後的賞賜來的,少部分人是被鄭和帶出去的軍隊實力給嚇到了才選擇臣服。
比如暹羅、滿剌加以及錫蘭山國。
當然了,這並不是針對大明,而是說曆朝曆代的萬國來朝都差不多是這樣。
隋朝隋煬帝在萬國來朝這一項上的支出就很大,甚至每到萬國來朝的時候長安城內外方圓十裏都會掛上紅布彩燈,消耗大小可見一斑。
唐朝雖然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但在對待朝貢這種問題上也都是一樣的。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每年隻是朝貢,但宗主國卻沒有任何的賞賜,那誰還會幹這種出錢出力還沒啥好處的事情呢?
雖然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被宗主國一腳踹翻,但總是會有人選擇要錢不要命,挑戰一下宗主國權威的。
“回頭我讓人去爺爺那裏取一些倭國內況的情報,你好好的看看,到時候你就明白了。”
朱瞻垶站了起來,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一臉的語重心長。
他知道,這種事情還是讓事實說話比較好。
他從老爺子那裏看到的情報中顯示,倭國每年都會有大小船隻近百艘離開海岸奔向海洋,雖然不能說這些全都是來侵擾大明沿海的,但問題在於,這離港的船隻是各地都有的。
也就是說有屬於後小鬆天皇和足利義嗣的人,也有倭國現如今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滿的人。
結合曆史上在不久的將來發生的爭貢之役,朱瞻垶不覺得這些人出海都是為了打魚的。
鬼特麼才信!
而且,朝鮮每年也會收到倭國的騷擾,而且其程度要遠甚於大明現如今所遭受的。
朱瞻垶把弟弟丟在了正廳裏,離開了春和宮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而去,但與此同時,在屏風後麵的大胖子也微微點了點頭,轉身輕手輕腳的離開了。
有些事情,朱瞻垶這個做哥哥的要比朱高熾這個做父親的更稱職。
……
乾清宮。
朱瞻垶還沒到乾清宮門口呢,就看見小鼻涕遠遠地對著他就開始搖頭。
意思很簡單,老爺子現在正接見人呢。
“進去彙報一下。”朱瞻垶努了努下巴,示意小鼻涕進去稟告。
別看他平日裏仗著朱棣的寵愛而每個正形,但那也都是在私下裏的,是沒有外人在場的,如果有外人在場的話,朱瞻垶還是一個好太孫的。
最起碼在表麵上是這樣。
別的不說,如果不管啥時候都沒個正形的話,老爺子和胖老爹會怎麼教育他暫且不說,他自己費盡心力對外界樹立起的那殺伐果斷的形象不就毀了嗎?
朱瞻垶從來不喜歡做無用功,也不喜歡讓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
沒一會兒,小鼻涕低著頭走了出來。
“殿下,皇上讓您進去。”
朱瞻垶點了點頭,跨步走進了乾清宮。
在進來之前他還在好奇老爺子到底是在見誰,但進來之後他就樂了。
他的好三叔朱高燧此時此刻正跪在老爺子的麵前,被老爺子訓得跟個三孫子似的。
“三叔,起來吧。”
如果說這世間有誰能夠當著盛怒的朱棣做出與其相悖的事情而不受到懲罰,那可能就隻有朱瞻垶了。
當然了,就算是朱瞻垶仗著有老爺子的寵溺也不是什麼事兒都能做的,這點逼數他還是有的。
朱高燧看了看正攙著自己胳膊的大侄子,又偷偷地瞄了一眼老爺子,見老爺子轉頭喝茶去了才默默地順著朱瞻垶的勁兒站了起來。
“三叔,其實咱們都是一家人,最起碼都是姓朱的,有什麼不能攤開來說呢?”
朱瞻垶將他的好三叔扶了起來,然後走到了老爺子的身邊,給老爺子按著肩膀。
“侄兒知道您是覺得您為大明打拚了大半輩子,不想就這麼去做一個了無事事混吃等死的藩王,但我與我爹可從來都沒這麼想過啊。”
老爺子斜著眼瞄了一下自己的三兒子,又看了看大孫子,不由得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