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來吧來吧,放馬過來(1 / 2)

朱棣在看到了自家那個大孫子的堅決之後也做好了決斷,或者應該說他早就做好決斷了,隻是想看看大孫子的反應。

現在,大孫子的反應讓他很滿意,命令也就自然而然的送了出去。

八百裏加急,日夜兼程送往安南。

雖然這事兒在外人看起來跟朱瞻垶沒啥關係,但還是有不少人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繞的。

在命令發往安南的第三天,有一個人來到了春和宮。

楊榮。

“殿下,雖然這件事情外界並不知曉與您的關係,但您還是要以仁慈為本才是,此舉過於狠辣了,很容易招致人心渙散的結果。”

看著麵前捧著新唐書的朱瞻垶,楊榮苦口婆心的勸著。

說是自覺身負大任也好,說他自我感覺良好也罷,反正楊榮現在把朱瞻垶的變化全都歸咎在了自己的身上。

這個所謂的變化就是從北征時在闊灤海子請立京觀的時候開始,直到現在。

楊榮可以說是親眼看著朱瞻垶在“偏激”的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現在已經到了公然顛倒黑白的地步,這讓他覺得是自己沒有重視,沒有在皇太孫的這種想法剛剛萌芽之時就及時遏製。

從草原的築京觀到現在的意圖直接將暹羅搞死的舉動,楊榮是真的有些害怕,害怕朱瞻垶這個皇太孫在未來會變成比朱棣還要好戰的皇帝。

“怎麼,楊大學士今日很閑嗎?”朱瞻垶被楊榮騷擾的實在是有些不耐煩了,連書中的內容都看不進去了,索性就放了下來。

“怎麼,跟瓦剌的互市引不起楊大學士的重視?還是說楊大學士作為內閣成員已經閑到了這種地步。”

“若是你真的閑,我可以跟爺爺說說,讓他給你安排個差事。”

“殿下……”看著朱瞻垶的樣子,聽著朱瞻垶的話,感受著朱瞻垶的語氣,楊榮心頭一陣苦澀。

一個不消停的永樂大帝就已經夠讓他們這群文臣傷腦筋的了,現在又來了個小的,雖然說現在朱瞻垶還年輕,但那股子勁頭實在是跟現在的永樂大帝沒什麼兩樣。

“楊榮。”朱瞻垶看著楊榮還準備開口,先一步開口堵住了他。

“照你說,暹羅那邊應該怎麼解決?”

“接受暹羅的獻俘?將陳季擴帶回來之後就跟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繼續下去?”

“那他們藐視我大明天威又該怎麼辦?忽視嗎?這讓其他的從屬國怎麼看?以後他們再對我們大明陽奉陰違又要怎麼解決?”

“還是說,你要擔負起這個責任?”

朱瞻垶是發現了,對付這群文臣你就得給他們扣大帽子,因為這些文臣經常會用大道理來壓你,如果你不壓住他,那就會被反壓製。

就好像今天的楊榮一樣。

朱瞻垶知道楊榮是為了所謂的名聲,但在朱瞻垶看來那都是老舊的思想了,對付這群畏威而不懷德的蠻夷仁慈是起不到作用的,隻有把他們打疼了也打服了才行。

看看曆朝曆代的那些外敵,哪個不是在中原強盛的時候低三下四的,等中原衰弱的時候他們撕咬得比誰都狠!

“這……”麵對朱瞻垶的詰問,楊榮心下苦澀。

他能解決個屁!因為在他的想法中這種情況就不應該存在!

楊榮的想法跟太子朱高熾,或者應該說跟之前的朱高熾想法有些相似。

以仁治國,把國治好了,番邦蠻夷也就心悅誠服了,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結果,那就是他們做得還不夠好,還需努力。喵喵尒説

也就是說,在這種思想下,這些外敵是沒有錯的,錯的是你做的不夠好,沒有用仁慈感動他們。

這也就是他跟朱瞻垶沒法溝通的點。

朱瞻垶就很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思想的誕生,要知道孔子他老人家也不是這麼想的啊,人家可以一部“掄語”走天下的人,怎麼到了這群人的手裏就變了個樣?

“回去吧,今日的事情我就當沒發生過。”看著啞口無言的楊榮,朱瞻垶拿起桌上的新唐書繼續看了起來。

“再者說了,大明朝做決定的那個人還輪不到我這個皇太孫,我上麵有還是太子的我爹,有是皇帝的爺爺,跟我沒什麼關係。”

“我就是表達了一下我的看法,最終的決定並不是我做的,你找我也沒用,改變不了這件事情的結局。”

說完,朱瞻垶就轉了個身背對著楊榮,很明顯是在趕人了。

“微臣告退。”楊榮歎了口氣,但還是站起身來行禮告退了。

朱瞻垶說的很是輕鬆,但若是楊榮能夠說服朱棣,那還來找他這個皇太孫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