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言語之間的交鋒(1 / 2)

“陛下,我們聽聞大明的羊毛收購已經很多了,那不正是在證明陛下所言的試驗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嗎?”

脫歡並沒有放棄,這對於瓦剌來說是個難能可貴的機會,隻要羊毛交易達成,那麼瓦剌積蓄資本的速度就能夠遠勝從前。

“縱觀天下,能夠放牧的地方雖然很多,但在羊毛的產量上絕對沒有人能夠跟如今的大明以及我們瓦剌相比。”

“大明的藩王們遷居草原還沒多久,容在下說句大言不慚的話,在放牧這方麵藩王們還沒有完全了解透徹,還需要時間。”

“因此,在下覺得陛下可以將羊毛的貿易納入互市的範圍之內,這不管是對大明還是對瓦剌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啊。”

“請大皇帝陛下恩準!”

脫歡說完單膝跪地,雖然沒有明說,但已經多多少少的帶著點兒逼迫的意思了。

如果是平日,在奉天門的禦門聽政或者是乾清宮裏的話說這些倒還沒什麼,但此時這種各國使臣都在場的情況下,在脫歡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的地步,老爺子再不同意似乎就有些不太好了。

脫歡說的很是冠冕堂皇,對於瓦剌的好處他隻是提了一嘴,用的還是對大明和瓦剌雙方都好的這種話,其他的都是在說此事對大明的好處。

雖然能成為使臣的人都沒什麼傻子,不是想不明白脫歡話裏真正的意思,但那都是心裏的活動。

在這種場合,心理活動歸心理活動,麵上的話那是另一碼事。

“爺爺,不如孫兒來說兩句吧?”見此狀況,朱瞻垶站了起來。

不是他不相信老爺子,也不是他覺得這事兒會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實在是因為這脫歡多多少少的還帶著點兒自滿的意思。

前些天柳升等人回來的場景對脫歡等人一些震懾,但在他心中的大趨勢還是在那裏擺著的。

在脫歡看來,柳升等人班師回朝的場麵隻是刷新了他對大明軍隊的印象,讓他明白之前的自己有些過於輕視大明的軍隊了,但在他的心裏,大局勢仍未改變。

他還是認為大明在短時間之內無力再次發動一次北伐的戰爭。

“嗯,你來吧。”朱棣也沒有猶豫,他正好能夠借此事看看大孫子在這種場合的應變能力。

“羊毛的作用正是皇太孫在無意之間得到的,後續不管是試驗的過程還是羊毛的貿易都是由皇太孫一人在操持,這件事問我這個皇帝到還不如問他了。”

老爺子給朱瞻垶站了個台,稍稍解釋了一下之後就沒有再說話了,擺出了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脫歡微不可查地撇了撇嘴,心裏在暗罵朱棣是個老滑頭。

這羊毛貿易要是才剛剛開始的話也就算了,不知道前因後果的人可能不多,但這都一年多快兩年了,雖然瓦剌的人不曾深入過中原,但來往互市的商人還是能夠給他們帶去很多消息的。

你去瓦剌轉兩圈兒,隨便拽個人問問,誰不知道羊毛這事兒是戶部尚書那個老扣兒給緊緊抓在手裏的?

還皇太孫?

“瓦剌想要在互市貿易中加入羊毛這一項的心情我們都能夠理解,畢竟剪羊毛不傷羊,也不耽誤賣羊肉,這就等於是一隻羊兩份甚至是更多份兒的收益。”

朱瞻垶不知道脫歡的心理活動,但他卻多多少少的發現脫歡的麵部表情有變化,雖然很細微。

“不過你們也要理解,這羊毛織造的布也有很大的限製,就連大明也在摸索之中。”

“首先,我們大明疆域遼闊,並非是所有的百姓都需要羊毛布這種東西,再加上這東西出現的時間短,還算得上是個新鮮物件兒,所以價格仍然是比較高的。”

“其次,這羊毛布的織造過程很是繁瑣,現如今一整年的產量甚至都達不到我們的預期,哪怕是現在庫房裏還有著羊毛的存貨沒有處理完,因此是你們太過著急了。”

“最後,這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我們大明的藩王們才剛剛移封草原不久,你們也說了草原苦寒,除了放牧之外沒有什麼謀生的手段,我們自然是要給藩王們留點兒退路的。”

“大明雖然是天朝上國,但越是這樣就越不能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因為一旦最後失敗了,影響的方麵也是非常多非常大的。”

“另外,皇爺爺北征草原的時候我也隨軍出征了,也知道草原的氣候是個什麼樣子,知道你們十分需要羊毛布這種禦寒保暖性能極佳的東西,所以我們大明可以在互市中加入羊毛布這一項。”

“怎麼樣,這樣一來你們可以滿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