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外敵,朱瞻垶從不手軟,在這一點上有很多能夠證明的。
闊灤海子,飛雲壑外仍舊矗立的京觀可以證明,當初染滿鮮血的烏蠻驛門口也可以證明。
在明知道也先的存在會給大明帶來巨大傷害的前提下,朱瞻垶沒有任何理由對也先心軟,哪怕他並沒有直接參與到對大明的戰爭,甚至是連掠邊這種事情他都沒有參與。m.X520xs.Com
他年紀還小,跟朱瞻垶相似但卻又不太一樣。
相似的是他們都可以說是天之驕子,他們的頭頂上也都有爺爺和父親兩層保護傘頂著。
不同的是朱瞻垶早早地就開始了努力,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在十三歲不到的年紀就能夠直接插手大明的政事,但也先沒有。
“要是沒別的事兒那我就先回去了?”見老爹說完了,朱瞻垶也不想在這文華殿久留。
自家老爹現在越來越忙了,打從浙江水患一事過後,老爺將越來越多的事情選擇下放給了自家老爹,導致這文華殿的氣氛長久的停留在那種安靜到幾乎讓人窒息的情況。
除了自家老爹之外還有自家弟弟這個悶葫蘆。
要說這春和宮裏有誰能跟著處理公事的自家老爹,那就隻有自己的那個冤種弟弟了。
自己這個冤種弟弟以前還多少有些活潑,現在倒好,朝著悶葫蘆的方向一路走到底了,真有一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感覺。
不過朱瞻垶也沒有阻止和糾正,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弟弟的這種情況是在他北巡之後產生的。
原因很簡單,一母同胞而且還是同胞雙胎,這個差距有點兒大了,讓朱瞻基的心中有了一種名為羞愧的情緒。
“回去吧。”朱高熾沒有在意大兒子的話。
他現在已經極少會摻和大兒子的決定了,因為在他看來自家大兒子已經算是養成了,隻有一些目前還經曆不到的事情需要日後去教育,別的都不用擔心。
不僅他是這麼想的,老爺子也是這麼想的。
理論教育沒有什麼太大的必要,遠不如實踐教育生動和深刻,但實踐教育卻需要在遇到相關的事情時才能開展。
有些事情是不能人為製造的,代價太大。
“誒對了。”一隻腳剛邁出文華殿大門的朱瞻垶想到了一件事,把腳又收了回來。
“跟您說一聲,這兩天我準備去浙江一代轉一轉。”
“一來是因為浙江那邊的重建工作已經開始了,這次也算是朝廷第一次運用水泥,我去看看效果以及反響。”
“二來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在家裏呆著太悶了,整理那些東西實在是讓人頭疼,我想出去轉轉。”
“行。”朱高熾擺了擺手,絲毫不在意,畢竟這又不是自家大兒子第一次離開應天府了。
“記得跟你爺爺說一聲。”
“知道了!”朱瞻垶擺了擺手,抬腳準備離開。
但是他又停住了。
“哥!”一直在埋頭讀書的朱瞻基抬起了頭,叫住了朱瞻垶。
“嗯?啥事兒?”朱瞻垶有些奇怪。
“我也想去。”朱瞻基收起了麵前的書本,抱起來噌噌地跑到了朱瞻垶的麵前。
“爹?”朱瞻垶轉頭看向了自家老爹。
朱高熾沒有回答,隻是擺了擺手,連頭都沒有抬。
現實可能有些殘酷,但卻也很現實,在朱瞻垶這個大兒子沒養殘,甚至是極為出色的情況下,朱瞻基這個次子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在這種時候朱高熾往往更加喜歡用一個父親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太子。
明知道不需要,他更希望自己的次子能夠過得隨性一些,開心一些。
“行,那你回去收拾收拾東西,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後天出發。”
朱瞻垶想了想,也點頭同意了。
自家老爹都同意了,再加上這次是去浙江,是去視察災後重建的,正常來說是不會有危險的,就算是有也不會太大,更不會以朱瞻基為第一目標。
帶著出去看看也是好事兒。
朱瞻垶這個皇太孫很早以前就已經不受限製了,更別說這次要去做的還是視察災後重建,朱棣很是痛快的就同意了,不過就是安排了比較多的錦衣衛隨行。
安全問題他還是很重視的,畢竟難得這麼一個出色的繼承人。
“出去轉轉也好啊……”朱棣看著大孫子離開的背影,臉上也浮現起了笑容。
因為王景弘船隊沒有能夠按時歸來,所以很多的事情都被迫擱置,大孫子已經鬱悶很久了,朱棣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他又沒有辦法。
他知道,除非是王景弘他們回來,不然沒有任何辦法能夠解決大孫子這種情況,就算是有也不過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