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還是要幫的,但不能幫到底。”見老爺子都拿不定主意了,朱瞻垶就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了。
不是他托大,實在是因為這事兒除了他之外別人都不好給出個合適的結果,因為他們都不如朱瞻垶了解土豆。
“說說,怎麼個幫法,又怎麼保留?”朱棣也放棄了思考,準備先聽一聽大孫子的想法。
“很簡單,就是幫奧斯曼帝國解決燃眉之急,但卻不幫他們根除真正的原因。”
朱瞻垶沒有賣關子,這個時候也不適合賣關子。
“說到底,奧斯曼帝國還是太心急了,他們在得到了土豆種子之後肯定是被土豆那極高的產量所誘惑,開始不停歇並且重茬種植育種……”
“哦對了,所謂的重茬育種就是說一塊地不種別的東西,就隻種土豆,種了收收了中,循環反複。”
“這就好比一個得了天花的病人,他得了天花死了,但他的孩子繼承了他的遺產,仍然在這個屋子裏睡覺,甚至還蓋他的被子,怎麼可能不得病?”
這個比喻一出,不隻是朱棣和朱高熾了,就連寧王三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雖然他們此前不知道土豆的問題,但經過朱瞻垶這麼一說他們也明白了。
土豆有問題,但朱瞻垶有辦法解決,別人沒有!除此之外……
其他的他們已經不敢細想了,因為隻是這麼稍稍一琢磨他們就猜到了一些東西,那麼未來……
“當時候啊,咱們就裝作是吃下了騰驤衛這個啞巴虧了,反正奧斯曼帝國也是抱著耍賴的想法來的,他們那為數不多的底氣就是騰驤衛當初沒有表露身份,可以藉此賴掉。”
“在他們看來,反正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若是我們不給他們幫助他們還能說我們大明無容人之度,沒有天朝上國的胸懷,借此抹黑我們。”
朱棣聞言微微點頭,顯然很是讚同。
借坡下驢,這個辦法很好,既無聲無息地解決了土豆弊端過早暴露的問題,還能夠讓之前埋下的禍根繼續發酵,靜待大明準備好的那一天。
最最重要的是,此舉可以讓奧斯曼和帖木兒帝國放鬆警惕,認為大明仍舊是那個好麵子的大明。
這件事可能對最終的行動幫助並不大,但有好處總是要爭取一下的,誰也不知道這點微末的好處最後會不會發揮出無可替代的作用。
“那暫時就先這樣吧!”朱棣猛地一拍桌子,做下了決定。
“老大,你帶著垶兒準備應付奧斯曼的使臣,在這方麵你本身就比較擅長,垶兒又是最了解這項計劃也是執行人,最合適不過了。”
“兒臣領命!”朱高熾沒有猶豫,相較之前的他,現如今已經果斷了不少。
“十七,你還是回封地去,現如今奴兒幹都司都歸你管,開發的腳步不能停,這對大明有多重要四哥也不是沒跟你說過。”
….“臣弟領命!”寧王也不含湖。
以往的心結都是以往了,他對現如今的生活很滿意,除了封地比較寒冷之外一切都很好。
“老二老三!你們倆做好準備,等蕭時中回來你們就得準備帶兵了!”最後,老爺子將目光轉向了漢王和趙王。
“關西七衛對於我們大明來說無異於如鯁在喉,現在還隻是難受,以後說不定就會危及性命,不可不除!”
“父皇,這……”一向心眼兒多的趙王沒開口,反倒是漢王先開了口。
“兒臣與三弟已經在準備就藩的事情了,這是不是……”
漢王的話沒有說完,因為寧王還在場,他是不知道大明即將拓展海外的計劃的,所以後麵的話不能說。
不過漢王的意思也很簡單,他們兩人都已經接受了就藩的命令,現在已經是三月過半馬上三月底了,馬上就要到出發的時候了。
按照季風來說,四月趙王就可以出發了,漢王要晚一些,但六月怎麼也得出發了,可戰爭呢?
誰也不敢說戰爭得打多久,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光前期工作就不止三個月不說,單單是調兵到關西七衛就得一個月。
大軍行進是很慢的,就算是按調兵一個月、打仗一個月、班師再一個月,六月之前也是完不成的。
這樣一來,他們無疑是不可能在今年就藩了,因為一旦錯過了季風那就要等到下一年了。
能不去就藩,對於趙王和漢王來說那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了,但他們也擔心因此惹得老爺子不滿,畢竟這萬一要是老爺子一時興起的想法,那最後挨罵的還是他們。
大明不缺少能夠帶兵打仗的武將,最起碼現在不缺,不說張輔,就說柳升、陳懋等人也都是能帶兵的。
但大明卻沒有能夠代替他們二人去就藩的人。
“這個無須你們擔心!”朱棣大手一揮,顯然是早有準備。
“你們就做好要打仗的準備就行了,別的朕自有打算!”
朕這個自稱一出,那就代表著朱棣此時已經不是一個父親的角色了,而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