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泰渡過黃河之後,先是馬不停蹄的到達了臨汾,顧不上休息,就同大軍一起向上黨郡方向出發了。
臨走的時候,還不忘再次給晉陽方向發布命令,風字營、火字營、山字營,3支軍隊暫時由張遼統領,不要戀戰,以最快速度,盡可能的趕到長子縣,合力圍攻長子縣。
當李泰大軍行進到安澤縣的時候,發現張揚負責騷擾臨汾的2萬大軍,已經發現了李泰的大軍,龜縮到了縣城裏。
李泰把馬岱的林字營和馬超的騎兵營留下,負責監視這支軍隊,畢竟,臨汾空虛,不能讓他們鑽了空子,其餘大軍並不停留,依然馬不停蹄的趕往長子縣。
與此同時,晉陽方向的3個營,在前進的路上也遇到了張揚的1萬騷擾大軍,張遼留下了薑拓的風字營,自己和張繡的兩個營,也馬不停蹄的趕往長子縣。
當李泰的大軍主力,到達了長子縣之後,立刻按照圍三闕一的做法,三麵包圍了長子縣,為了節約士兵們的體力,李泰也顧不得在這一帶造成民怨,立刻派人在周圍征召青壯百姓,搜集物資,開始打造攻城雲梯。
與此同時,李泰開始組織人手,填埋張揚在長子縣周圍挖的護城壕溝。
每個步兵營都擁有輜重部,這些輜重車輛的作用很大,除了可以隨軍運輸糧草,為步兵阻擋敵人的攻勢外,也可以用來運輸磚石黏土等,填埋護城壕溝。
不是所有的縣城都能有條件搞護城河的,這需要附近有河流,把水源引過來才行,但如果沒有水源的話,有一條護城的壕溝,也可以給攻城的軍隊造成一些麻煩。
就在李泰為攻城做準備的時候,壞消息卻一個接一個的傳來。
第一個壞消息是:周良放棄了真定縣城,在撤退的路上遭到了袁紹軍的阻攔,傷亡較重,周良為此還專門向李泰請罪。
此時的井陘關前,袁紹聚集了七、八萬大軍,正在打造各種攻城器械,包括雲梯車、箭樓、砲車、撞城車等攻城器械,希望李泰能向井陘口派軍增援。
李泰先是安撫了一下周良,告訴他勝敗乃兵家常事,他這裏暫時不會有援軍,能守住就守,若是守不住的話,撤往晉陽,保存實力,一切都要為拿下上黨郡讓路。
第二個壞消息是:以韋家和杜家為首的關中世家,在長安城外聚眾謀反,不過賈詡表示,事情還在自己的控製範圍內,請在前方主公放心作戰,他可以應付這裏的一切。
李泰雖然早就預估到了關中的世家,會在某一刻趁機叛亂,每次出征的時候都留了後手,可在這個要命的時候,那些世家發生叛亂,還是讓他的心頭一沉。
於是,李泰給賈詡回了信,表示他在必要時候,可以從周文的玄武軍或者龐德的揚威軍中,抽調部分兵力增援長安,務必要把叛亂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畢竟,關中是李泰的大本營,妻子兒女也都在長安城內,他也算是給這些關中世家們,丟下了一個足夠大的誘餌。
第三壞消息是:周文的玄武軍,在阻擋朝廷大軍進攻的時候,損失也是不小,畢竟,玄武軍除了要兩麵作戰外,還要一直在潼關駐紮著1個步兵營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