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四句的傳播,很快也到達了袁紹所在的冀州,也在世家大族中,引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
“主公,不能再給常山郡的百姓增加賦稅了,那李泰占據了常山郡,又不是百姓的錯,您如此苛待他們,當心他們生出異心!”
麵對袁紹要增加常山郡口賦和算賦的要求,沮授苦口婆心的勸諫著,然而袁紹卻冷著臉道:“如今冀州也就是這常山郡還富裕一點,自從被李泰那廝占據,常山郡就沒有交納過口賦和算賦,如今讓他們多繳納一點,也不為過。”
“主公,隻要恢複正常的大漢稅賦就好了,為何要加倍征收?咱們雖然已經拿下了常山郡,可那李泰隨時都有可能重新殺回來,萬一常山郡的百姓跟他們內外勾結,後果不堪設想!”
袁紹也歎了一口氣,無奈的說:“上次雖然拿下了這常山郡,可是物資和兵力消耗也不小,尤其是騎兵的消耗,讓人極為心痛。
文醜那廝不知道保存實力,傻乎乎的去跟那西涼騎兵硬拚,結果倒好,損失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兵力,不從常山郡多挖一點,如何能填補的了這個大窟窿?”
“主公,如今冀州稅賦已經一年比一年少,是不是讓那些世家大族,給主公多籌備一點糧餉?”沮授試探著問。
袁紹有些憤憤的說:“這口我早就已經開過了,結果他們卻要向冀州和幽州兩地塞人,任由他們這樣下去的話,我們袁家還能剩下什麼?
袁譚正在青州廝殺,袁熙也在為攻克易縣籌備糧草物資,如今之計,若是不多從常山郡收取一些稅賦,如何能攻克易縣?
若是不能攻克易縣的話,冀州的稅賦就無法再上一個台階。”
沮授想了想,也有些無可奈何的說:“主公,是否派人清查一下這些世家繳納的賦稅?若是有所缺失的話,讓他們補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此時那李泰的育英四句,已經在冀州傳的沸沸揚揚,包括那李泰實行的稅賦製度,以及他為董家男丁做的事情,人人都在爭論。”
“那李泰不過是在沽名釣譽而已,此等自吹自擂的手段,我見得多了!”
沮授卻衝袁紹一拱手道:“主公,我的意思是,主公可以故意做出,一副很欣賞李泰那育英四句的模樣,然後宣稱正在考慮,也要在冀州內實行那李泰的稅賦製度。
那些世家大族必然會堅決反對,此時主公再向他們提出自己的困難,想必那些世家大族,多少也會出一些財物,至少要讓他們把積欠的稅賦補齊,想必可以緩解一下主公的燃眉之急!”
袁紹聞言,立刻興奮了起來,喜不自禁的連連誇道:“嗯,此策甚妙,此策甚妙,沒想到那李泰的沽名釣譽之舉,居然還有此等用處,哈哈哈哈!”
袁紹的心情大好,沮授卻又在一旁提醒道:“主公,不可掉以輕心,此乃李泰那廝的陽謀之策,有了這育英四句,再加上他的稅賦製度,對那些世家寒門,以及黎民百姓,還是有很強蠱惑能力的。”
袁紹的臉色立刻變得有些難看了起來,不悅的說:“那沮從事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