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三女一夫(1 / 2)

姬墨打了幾聲呼哨,守備亭裏隱蔽的火燈也亮起,急步走出來兩名守備坊丁。

所謂的守望亭不過也是一座茅草矮屋子,孤零零地建在山道的樹林裏,守備的坊丁和內庫坊丁們一樣,都是背負弩弓,手握魚叉,神情戒備。

看到是坊主和姬墨來了,他們連忙上前叉手行禮。

“大娘子,這幾天並沒有平安京城逃過來的扶桑敗兵出現。”

說話的守備坊丁萬根生也不過二十歲,他警醒地也向虎吼聲傳來的方向看了看,

“聽起來應該是有外來人進山,也許是前幾天西坊扶桑貨棧裏逃走的蝦夷奴隸,逃進到深山裏去了。”

姬墨聽他說得有理,便也點了點頭,請季青辰進亭裏歇息。

季青辰雖然還想著坊中那二十名宋人是不是已經逃出唐坊,從西坊的西水門潛進了鴨築山,才會引起了山中虎吼聲聲,現在聽到坊丁們的解釋,便也覺得負責在坊中捉人的季洪,並不至於如此無能……

唐坊這片沼澤地,前臨大海,後靠百餘裏的連綿鴨築山脈。

除了礁石密布的海麵,直通向唐坊的道路,就隻有鴨築山裏的兩條西、北山道。

現在他們腳下這條可以走驢馬的北山道上,每隔幾裏設製一亭,安排坊丁、哨聲和信鴿,隨時傳訊,就足以掐住進出之路,提前掌握外敵襲來的消息。

三萬坊民用血汗建立的的唐坊,就不會害怕被攻擊。

第一次進山的小蕊兒,一進屋就已經悄悄兒解開了自己的小披風,她按照季辰虎每年操練坊民們時,叫罵過讓他們一定記住的步驟,一有休息的機會就馬上整理著身上裝備的弩弓。

這是她在出坊坐船上,和大娘子一起在船上換的裝。

小弩機在左肩下牢牢掛著,她小心數了一遍腰間配著著十根小箭一支不少,又彎腰紮緊了小靴子裏的綁腿帶子。

她當然絕不會說個累字——比起姬墨這些一直步行的內庫坊丁,在驢背上坐了十裏,隻走了五裏山路的她說不出口。

盡管背著武器步行,她的小肩膀和雙腿都已經酸痛了。

“大娘子,今天築後川姬君送到駐馬寺的密信,就是萬根生他們兩人截下來的。”

姬墨看著亭裏兩個守備坊丁正勤快地把火坑裏埋著的炭火吹旺,又拿木頭碗倒了坑火裏溫著的熱水,給上山走了十五裏山路的兄弟們解渴,便向季青辰低聲稟告著。

季青辰點了點頭,也接過了萬根生小心送上來的一碗熱水,喝了幾口後,看著他道:

“我知道你辦事用心,我問你,扶桑山民的祭神大會換了地方沒有?今年是在哪一處?”

“大娘子放心,離咱們這裏遠著呢,在西山道那一邊。”

萬根生連忙回答,隻盼著坊主看出他已經洗心革麵,絕不鬧事的悔過之心,能夠高抬貴手,把他們從這沒酒沒肉的破地方調回坊裏去。

三年前按大娘子提議開始設置的山道守備亭,雖然防備唐坊被攻擊的理由很充分,現在也如大娘子所料,馬上就可以防備扶桑亂兵,但在他眼裏,這主意根本就是為了整治他們這些喜歡在坊裏打架鬧事,妨礙宋商做生意的坊丁。

三年來,他們每隔三個月,就會被輪流派到這裏來值守,不僅要警惕扶桑敗兵,還要防備駐馬寺的僧兵起了貪心來搶掠,更不要提,他們還要時刻準備著放幾聲火器,把屋外頭餓極了的土狼猛虎趕走,吃的卻至多是自己冒險出屋在林子裏打的野味。

守備亭裏也嚴禁飲酒。

他還記得大娘子當初在裏老會上斬釘斷鐵地話。

“我倒要看看,滿山裏全都是比他們強的虎豹豺狼,他們這些混帳小子還敢不敢再窩裏鬥!”

雖然最近一年來,山莊裏新打的糧食和種出的蔬菜都是先供應給他們,一天三頓,紮紮實實每頓都有三碗白米飯,讓從小吃魚幹幾乎沒吃過米飯的他們個個吃得是兩眼放光,覺得大娘子也不算是太恨他們……

但就算是這樣,他也想早點回坊裏去……

他已經不是毛頭小子了,他已經三天沒有和同一個亭子的於大魚打過架了,他就是想回坊裏見見墨蘭……

季青辰和姬墨商議一番後,覺得還是趁早去駐馬寺,不僅是要拜祭空明大師,她也覺得扶桑山民這一回七月初一的祭神,從頭到尾都透著奇怪,也需要去駐馬寺裏打聽打聽。

“準備通知二號守望亭吧。”

萬根生聽得吩咐,知道不僅是用漁哨傳聲的意思,連忙取下了屋外簷下掛著的鳥籠子,交給了另一名守備坊丁於大魚。

籠子裏麵是兩隻本地的扶桑勃鴿,可以向下一站的守望亭傳信,告訴他們坊裏有人趁夜進山,讓他們準備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