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競賽當娛樂,教授哪會用好臉色看你?
池遠搖了搖頭,送他‘你自求多福’的眼神鼓勵,悄悄地向陶子那一側大跨了一步。
卻感覺某一道視線也跟著他移動。
?
沒有意外,就是馬教授的視線,但是看他幹嘛啊?
“……”
陶子在一旁偷笑起來,“有沒有可能,其實馬教授說的是你們兩個?”
“哎,”池遠無奈地聳了聳肩:
“什麼時候,我在圈裏也這麼有名了?參加個物理拔高營,還傳到了化學集訓最高負責人的耳朵裏?”
李浩源也靠了過來,多虧了池遠幫他這個社恐吸引了注意力。
他給池遠的後背來了一巴掌:
“你有點自覺吧!”
“咳咳,大家心裏有數就行,就不要夠著脖子去瞧了。”
看到那麼多人轉頭尋找,馬堅咳了兩聲說道。
這種參加多科競賽,還能走到省隊的的確不多見。
大部分同學都抱著敵意——這種人抱著玩耍心態的人,還要來跟他們爭本就不多的名額。
馬教授收回視線,手持麥克風,突然加大音量:
“說回正題,話,我說在前頭,我不希望那次拔高營發生的情況在集訓上演!”
“無論是現在的集訓,還是將來的大學,甚至是你們開始做項目做研究。”
“請大家務必謹記: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
“我們是一個整體,任何競爭,都不能是惡性的內部競爭。”
“我們真正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才能比外麵的學術水平更高,如何才能帶動整個祖國的學術水平拔高到新高度。”
“你比我強,不是強。”
“隻有我們整個華夏學術水平強了。”
“你才配得上強!”
“如此一來,誰也不會在暗地裏挑刺。而是會說:瞧,這是從華夏走出來的科學家,大家可別小看了!”
麵對越來越功利的競賽,這是他想說的。
自此,演講結束,他將話筒收到身側,向著台下的同學們鞠了一躬。
無論是李浩源,還是池遠,此時都肅然起敬,自覺起立,送上最熱烈的掌聲。
在這一刻,池遠也明白了。傅成之前講話提到的‘用隔壁化學某教授的那句話來說’,指的是誰的話。
沒錯,就是馬教授的話。
這是跟傅教授同樣純粹的人,同樣獻身教育的人。
或許,正是因為他們這樣的存在,所以,華夏國家隊在物理、化學這兩學科才總能勇奪金牌。
……
開營式結束後,這第一天也不能就這樣結束,直接步入集訓正題。
所有同學都被帶到了一間小教室。說是小教室,也不過是相對於大學的階梯教室那種能夠容納200來人的教室而言。
麵對台下的五十來人,馬寧毫不含糊,直接下發早就準備好的資料,開始了他關於有機化學的授課。
他承諾讓所有人成環,那自然不能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
有機課,授課老師還是馬教授,那自然有很多很多環。
而且節奏極快,濃度極快。
更過分了,直接默認有資格殺入國決,現在參加集訓的同學們,已經達到了本科大三左右的知識水平。
這樣一來,對於那些碰巧熟悉知識點,跌跌撞撞撞進省一的同學來說,極其不友好。
聽著開啟倍速的講課,還沒有思考過來,馬教授就帶著環殺入到了下一個知識點。
差距漸漸體現。
畢竟,同樣的省一,差距還是有的,而且還不小。有些人得省一,僅僅是因為最高隻有省一。
比如池遠、李浩源、陶子這一夥。
池遠自不用說,他要是全速開啟【學習模式】,學習效率能夠達到90倍(基礎30倍+火箭迷30倍+抽象思維基礎翻倍的30倍)。
此時,他正兩眼放光地看著馬教授,僅僅因為眼前彈出的信息:
【叮!檢測到天賦——發散思維。】
【目標任務:馬堅。】
【可花費學氣進行吸取。】
【目前進度:入門14.1%】
還等什麼?自從在田善國教授身上檢測到一次後,他就再也沒能找到機會獲取這一天賦。
果然,相比於物理,這個天賦在化學領域的作用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