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沒有答案,卻說不盡的思念
貓哥的粉絲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突破300萬。
不但是貓哥,許多蹭葉閑熱度的媒體號,都在飛快的漲粉。
隻要你誇閑哥,我們就是好朋友。
在跪舔葉閑的日子裏,貓哥徹底嚐到了甜頭。
他現在的粉絲群體,既有很多喜歡音樂、樂評、娛樂圈八卦的老粉,也有許多宵夜團的粉絲,還有很多被音樂和熱度吸引過來的路人粉。
如今的貓哥,挺直了腰背,根本不怕小鮮肉的粉絲前來屠版,甚至於他的底氣十足,誰敢欺負我,那就是欺負閑哥2300多萬粉絲。
是的,葉閑的爆紅還在持續。
大唐牡丹花會演出的助力,以及最近牡丹花會期間的國風唐裝漢服挑戰賽,讓葉閑一直牢牢占據熱榜,他也再次成為了流行風向標。
這些樂評人的點評,更多的是在蹭流量。
《皇家觀察報》三讚葉閑,就不是為了蹭流量了,它代表了皇室的態度,也讓許多人的目光再次看向了葉閑。
“……清明節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就在所有人都在把傷痛習慣性隱藏的時刻,葉閑用一首《我記得》,讓大家再次拉入對思念的傷痛,也讓大家對思念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原來我們對於母親的了解,是那麼的淺薄。
思念是單向的,是對故人和以前時光的懷念,方向應該都是向後的,葉閑卻以相反的角度來去思念母親。
有誰的歌曲關注過分娩之痛?有誰的歌曲關注過母親的人生閱曆以及愛恨情仇?很多時候,我們對於母親的過往關注,太少太少!
有些歌曲無痛呻吟,得不到公眾的認可,卻在責罵公眾不懂得欣賞,標榜自己是藝術。葉閑用《我記得》告訴了大家,真情實感,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就當大家以為《我記得》是結束的時候,一首《這世界那麼多人》出世,葉閑的思念如潮水一般,再次拍打在大家的心田。
有人說,《這世界那麼多人》這首歌是一首情歌,是葉閑寫給遠在異國的青梅,有人說葉閑已經說過這首歌是在為父母掃墓時寫的,肯定是送給葉閑父母的。葉閑從來沒有正麵回答過,但是這首歌,被葉閑唱出了很多種韻味。
大家有這麼多爭論,也正說明了,葉閑寫歌,是那麼的入心。
傷情者聽到的是愛情。
傷悲者聽到的是親情。
而葉閑這次在“大唐牡丹花會”上,唱出了與原版完全不同的孤單,這種我想要我們在一起,卻不能在一起的孤單,空留我一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痛苦與孤單,都融入了這首歌裏。
沒有答案,卻說不盡的思念。
很難想象,20歲的年輕人,能夠道出如此深切的思念。
也恰恰如此,才說明了葉閑受到的磨難,有多麼的痛。
《向雲端》的發布,也恰恰說明,葉閑處在一個非常矛盾的點。
他一邊在用一種恬靜悠揚的田園民謠來表達自己的迷茫,一邊用正能量的RAP來提醒自己,要振作起來,不斷蛻變。
有人說,這首歌不要RAP部分就行了,但那樣的葉閑,怎麼會是我們所熟知的閑哥呢?
他可是‘想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的閑哥,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的閑哥,是‘對酒當歌,我隻願開心到老’的閑哥,是‘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的少年!
思念是讓我們不忘記過去的美好,卻從來不是阻攔我們向前的借口,《向雲端》的走心安撫和腳踏實地的激勵,或許正是葉閑的自我療愈,衝淡思念的痛和孤單的苦。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向雲端》如今爆火的最主要原因吧。
因為大家都想像葉閑誇讚牡丹那樣‘冰封大地的時候,你正蘊育著生機一片’,‘春風吹來的時候,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國花牡丹如此,葉閑如此,大家也如此,我們大唐才能如同國花牡丹一樣,長盛不衰!
最後,用葉閑選用的古詩,送給葉閑,也送給大家。
倘若南風知我意,莫將晚霞落黃昏。”
……
這是《皇家觀察報》第三次為葉閑點讚。
一次是《隱形的翅膀》發布,一次是海州公益,這一次,則是為了葉閑最近的四首歌。
這次點讚,葉閑的粉絲明顯淡定許多。
【武林萌主:我家崽第三次被點讚了?怎麼辦?我都不激動了!太優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