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民文武學校的學生很多,他混在來往的人群之中,像流水一般進入校園。隨後,在他的背後,跟隨進入一個人,這人身穿運動服,裏麵是白色襯衫。濃眉大眼,膚色黝黑且兩眼有神,高高的鼻梁挺起鼻尖如同鷹嘴,短發堅硬的豎立而起,高大的個子又是如此的強壯,像是剛從部隊中退伍回來的特種兵。這人是誰呢?他就是吳作餘。
吳作餘從小在德民文武學校長大,他的父親又是個武警,具有絕對好的優勢,一身的武功那就不用說了。對於其他人,他是從來不放在眼裏,是一個純粹的個人主義者,這隻能用自高自大來形容他了。但在他的身邊總有一些小人物在他的麵前溜須拍馬,誰的馬屁拍得好就可以在弱勢群體中作威作福,走到哪裏都是老二。
今天是開學之初,馬其宇獨自一個人在廣闊的操場上徘徊,很多同校的從他的身前經過,從他身前經過的有新生也有在這學校呆的比較久的,但是沒有一個熟悉的人,這就注定他那孤僻的性格開始在他的心理粗壯成長起來。馬其宇被分到四班,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三班和四班合並,統稱為三班。分班後,他並沒有第一個走進教室去看看,如果他們班級發生了什麼特殊情況他也一概不知,因為班級一切活動他從不參加,所以對這個班級的一切事情他是莫不關心,如同世外之人。在開學之初都有開學慶典,這是定律,是不可改變的。在開學慶典上主要是要做些什麼呢?就是獎勵同學們在一個學期有什麼好的表現或大的進步,在大家麵前豎立什麼樣的榜樣,還有在這一學期的計劃安排,每個班級要達到什麼要求或者怎樣具體去落實,簡單地說,也就是上個學期的總結和這個學期的計劃安排。
同學們從教學大樓上緩緩的走出,下樓後如潮水般向他湧來。在廣闊的操場上可以看到他們整整齊齊的隊伍,每個班級於每個班級都是分開一條明顯的行道。當他站在隊伍之中時,傍邊的同學都看著他,好像在躲避他似的,離他有點距離的看著他說說笑笑,又不知道這些人在說些什麼?他並沒有理睬這些人,隻是抬頭望著前方認真聽校長和各位領導講話。
校長走上講台宣讀道:“德民武校建於明國之初,是精武體操會的一個分支。他發展到今天,綜合各地武術,其目地是強國民之體魄。武術是我們巍巍中華幾千年傳下來的一種奇特的強身健體的技術,同時它是文化,是文化中最深刻的內涵。這深刻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主的精神支柱,他曾領導我們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擺脫壓迫,男兒當自強。他在呼籲沉睡中的大眾,站起來吧!推翻壓在他們身上的三座大山;站起來吧!奮發圖強洗刷掉恥辱;站起來吧!建立屬於我們的民主共和。然而今天,我們隻需完成國家賦予我們重大的使命。德民文武學校是以文化為主,武術為鋪。學武者要具備武德,氣不亂,神皆聚,使其剛柔相濟讓最後爆發出來的力量猛不可擋。新學期我校來了個新同學,他曾是我校最優秀的學生,曾在單打中拿下五連冠,請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位新同學的到來,他是誰呢?他就是馬其宇。”
他快步走上台向台下掃了一遍,可以看出,吳作餘是對他非常的不滿,他那雙仇恨的眼光像把利劍一樣向台上飛來。但是吳作餘被一些煩雜的事所困,無暇顧及到他,可是他並沒有把這嫉恨的眼光放在心上。
開學典禮過後,他來到自己的教室門口,門口之上有個鐵牌,上麵寫有“初一四班”幾個大字,但是他並沒有走進教室,而是站在陽台上瞭望著遠方,望著家鄉的山,每次下課都是如此,自然有種思念家鄉之意。
他初次來到學校第一個聽到的人物就是伊嵐友的大名,他又是什麼樣的人呢?這人個子不高,但又是一個麻煩的角色,這句話又是怎麼講?伊嵐友憑著背後有吳作餘這強大的勢力,打別人的麻煩或者說是一種去壓迫比他弱小的群體是平常之事。伊嵐友比他高一個年級,也曾在回寢室的路上看見他和一個叫許任貴的找一些人的麻煩,他站在這些人中間向他們挑戰,看看誰的實力更強,誰對他不滿。其實這些人早已對他產生厭倦的心理,但伊嵐友的背後又有吳作餘這一強大的勢力,又能怎麼辦呢?隻是叫幾個代表聚集在牆角商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