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暇理會趙德業的不斷道謝,林傾暖處理完事,就上了馬車,向寧國府而去。
到了寧國府,她先去裕院看了外祖母,剛好寒兒也在,她陪著二人坐了一會兒,然後才去了外祖父的書房。
“暖小姐,您來了!”書房外,小廝笑著問。
林傾暖嗯了一聲,“外祖父在裏麵嗎?”
小廝連忙回道,“國公爺在呢,三老爺也在。”
三舅舅也在?
林傾暖剛要猶豫著要不要先離開,免得打擾他們談事情,不想書房的門忽然從裏麵打開了。
“是暖兒嗎,快進來。”寧國公渾厚的聲音響起。
林傾暖依言走進去,向二人淺笑道,“外祖父,三舅舅。”
寧知禮責怪的瞧了她一眼,“你這孩子,來了怎麼不進來?”
“這不是怕打擾你們談事情嘛!”林傾暖嬌憨開口,順勢坐在了寧知禮旁邊的椅子上。
“我們談的事你就不能聽了?”寧國公胡子翹了翹,“外祖父還想聽聽你的意見呢。”
林傾暖笑著道,“那外祖父可要先告訴暖兒你們在談什麼事。”
寧國公瞧了她一眼,驀的輕歎口氣,“還不是荊江二州受災一事。”
寧知禮接口解釋,“這次黃河決口嚴重,遭災的地方也不斷在擴大,恐怕又有不少百姓要遭難了。”
林傾暖心頭一跳,“朝廷不是派了人去賑災了嗎?”
前世黃河決堤是在明年,而且也不是很嚴重,朝廷及時派了欽差去,沒用多久就處理完了,所以她一直也沒多關注此事。
寧知禮搖頭,“若是那麼簡單就沒事了,太子殿下本來是舉薦了在治水方麵頗有經驗的工部侍郎石大人,可誰知道蘭家非要插一腳,又舉薦了蘭家門生章京,皇上顧忌太後麵子,就選用了章京,太子殿下怕他勝任不了,堅持讓皇上同意了石大人為章京的副手,一同去荊江二州治水,這才確定下來。”
“隻是這個章京從準備到出發足足耽擱了五六日,最後還是皇上催促,這才上了路,因為時間耽擱,所以受災的地方才越來越廣。”
寧國公見林傾暖聽得認真,也不介意多告訴她一些,“現在荊州和江州兩地的百姓無家可歸,紛紛向臨近州郡而去,雖然這些州郡也及時賑災放糧,可畢竟杯水車薪,難以解救全部百姓。”
林傾暖聽那個章京這麼不靠譜,不由有些擔心,“皇上難道沒想著兩地的百姓嗎,怎麼就派了這麼個人去?”
就算那個石大人跟著,可畢竟是副手,受章京管轄,恐怕能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寧國府神色無奈,“今上想的多是朝中幾派的掣肘,雖然信太子多些,卻也因著蘭太後的原因,不願冷落了蘭王府,如此一來倒是兼顧了,隻是二州的百姓就不再是他考慮的第一位了。”WwW.com
還有一點他沒說,今上自小被蘭太後撫養長大,對蘭太後怕多於敬,性子也有些懦弱,喜歡穩妥行事,不如太子殿下果敢,難免顧慮多了些。
當然,很大程度上,他隻是出於保護太子殿下,不願他這麼早就同蘭家撕破臉皮。
“好在石大人性子也是個烈的,再加上太子殿下的麵子,諒那個章京也不敢太過分。”寧知禮見林傾暖神色擔憂,連忙出言寬慰。
他不在朝中,但也了解一些。
林傾暖微微點頭,開口建議,“我們也可以收購一些糧食送往災區,也算是為二州的百姓做些事。”
其實她自拿回嫁妝後,就一直讓名下的糧鋪暗中收購儲備糧食,隻是想著遭災是在明年,而且也不是很嚴重,所以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她收的不是很急。
直到前幾日聽說了黃河決堤一事,她這才加大了力度,隻是京城以及周邊的糧價漲了不少,各商戶出於利益,也在爭收糧食,朝廷又在打壓收購、平抑物價,所以她手中的存糧並不是太多,荊江二州百姓百萬之眾,實在是撐不了幾天。
可有總比沒有強,最起碼能讓百姓少挨餓幾日。
寧知禮讚賞的看了她一眼,“暖兒說的沒錯,朝廷的事我們管不了,但私下還是可以為百姓做些事的,你放心,我同你外祖父商量的正是這件事,我打算明日就帶著糧食去江州。”
他的產業不少,糧食就占了一半,再加上寧國府的,與朝廷配合,也能解燃眉之急。
寧國公出言安頓,“不用留私,將所有糧食都帶過去。”
寧知禮連忙應道,“是!”
每次賑災,寧國府都是最為積極的。
畢竟百姓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一點考慮,寧國府如今地位顯赫,是眾人羨慕的對象,也是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所以散盡家財,多做善事,在百姓心中牢牢紮了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護寧國府不倒。
況且寧家不乏頭腦靈活之人,善於經營生意,不出幾年,就又能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