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劍指場院!(1 / 2)

其實趙光美跟趙匡胤倆人都是說著玩的,錢這個東西,對於國家來說多少都不算多,但其實對於趙光美個人來說,其實屁用都沒有。

這錢趙匡胤就算是不分,他肯定也是要分回給禁軍來用的,事實上賺錢從來都不是趙光美的目的,改革北宋的軍費製度,才是趙光美真正的,根本上的用意,涼棚,隻是他的牛刀小試而已。

趙匡胤剛剛其實也是說著玩的,算明白了賬目,孫連城識趣地退到了一邊,趙匡胤一邊看著台上表演評書的節目,一邊有意無意,笑嗬嗬地問道:“你搞這些,是劍指場院吧。”

趙光美依舊是笑嗬嗬承認道:“大哥就是大哥,我想幹什麼,您一眼就看得出來,大哥,您早晚會拿場院開刀的吧?您幹您的,改您的,我負責給您查漏補缺,您放心,我的所有改革,一定是基於您的大政方針之上的,絕對不會給您搗亂。”

“嗬嗬”

趙匡胤笑了笑,不置可否,隻是道:“你還是那麼坦誠,這麼敏感的東西都敢碰,這事兒就別在這說了,晚上跟我去娘那吃飯吧。”

“好。”

北宋的軍事問題,很多時候其實都是財政問題,或者說是軍費問題。

五代時軍隊的軍費並不全是來自於財政撥款的,軍隊裏自己是有工廠的,被稱之位場院。這個場院的最主要業務是製作和修繕鎧甲、武器等軍備,主要的從業人員都是軍營裏的家屬和退伍老兵,不過主營業務之外,往往也都會稍微涉及一點其他的副業,賺錢麼。

不管是節度使軍還是禁軍,其實都是自己做生意的,很大程度上這些軍隊都是有一定自己養自己的能力的,否則文官也不可能一點鉗製軍隊的手段都沒有。

對宋初曆史有一定了解的趙光美知道,趙匡胤很快就會把改革的大刀往場院上砍了,宋初的軍事改革之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趙匡胤規定禁軍的場院以後不許盈利了,甚至如果場院裏有了“羨餘”,趙匡胤還會處罰場院的負責人。

不得不說這其實是有道理的,明麵上的理由,是因為這樣滋生腐敗空間,事實上這裏麵的腐敗空間也確實是很大很大的,不誇張的說,把宋初場院裏大大小小的管事兒的全都拎出來以貪汙罪的名義挨個砍頭,保證一個被冤枉的也沒有。

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與民爭利,因為軍隊做生意是不繳稅的,或者說是隻在名義上繳一點點,完全就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得了,哪個稅吏膽大包天的敢去軍隊查稅?

本來軍隊就強勢,還不繳稅,凡是軍隊看上的買賣老百姓就沒法玩了啊,這競爭個屁。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肯定還是為了限製軍隊的自主權,軍隊沒錢了,自然才能聽文官的話麼,否則你軍隊自己有錢,皇帝睡不好覺啊。

趙光美也覺得大哥這個事兒做得對,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還是太粗暴了,而且副作用很大。

如此一來軍隊就完全隻能依賴國家財政的撥款了,但問題北宋是出了名的冗兵啊,國家根本養不起這麼多兵,將士們的軍餉就隻能是一欠再欠,一扣再扣。

說白了這個錢沒讓軍隊賺到,可也沒讓國家賺到啊!

二來場院既然不許盈利,那難道場院的負責人就不貪了麼?以前的場院雖然貪,但還是會想辦法降本增效,從利潤裏去貪的,可你不許盈利,全吃財政撥款,那這就隻能從成本裏貪了,就導致北宋的軍械質量越來越差,以至於到了北宋末期時名義上禁軍有好幾十萬,但許多將士別說鎧甲了,手裏連根像樣的武器都沒有。

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控製、限製場院,削弱軍隊的財政自主權,又能使軍隊不至於過分依賴財政撥款,不至於降低軍隊的戰鬥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