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連連點頭:“確實是這個理,小桃嫁去大槐家,好歹能填飽肚子,這是好事。”
沈老頭閉了閉眼:“這事老大能同意?再說還沒到那地步,不行來年就讓老三休學,在家念書好了。”
三石麥子,沈老頭不是不心動的。
但再心動,也不能丟人丟到徐家去,更不能讓老大跟他離了心。
畢竟等這災年熬過去,家裏的地還要靠老大種的。
這點分寸他還是有的。
隻能委屈下老三了。
村裏倒是有個學堂,楊氏爹就在學堂教書,按說也有學問可教他兒子。
但親家公帶的是初入蒙學的學生,總不能讓親家公學堂裏的學生不管,教他兒子一個人。
如今災年間,村裏學堂的學生雖不多,可幾個地主家的男娃還都在學堂裏念著。
親家公如今掙的也都是村裏幾個大戶合夥出的糧,他總不能把親家公的差事弄黃了,人家也要是養家的。
隻能讓老三自個在家學,等親家公啥時候空了,再去請教請教學問好了。
趙氏和徐氏頓時臉色不好了。
沈嬌娥倒是沒什麼不高興的。
不管是用侄女小桃換糧,還是三哥不上學,家裏都能輕省些,她也能吃些好的了。
三哥雖是她親哥,但家裏有啥好的,都是先輪到三哥,就連三嫂她都要讓步的。
再說三哥壓根不疼她,那就是個吃獨食的,有好東西從不想著她,沈嬌娥能喜歡這樣的哥哥才怪了。
“昌兒正關鍵時候,這咋能不念書?”趙氏一聽就急了。
她沒想到小桃的主意沒打成,老頭子還不讓她兒念書了!
沈老頭解釋道:“你聽我的,這都要臘月了,換往年這時候早該落雪了,可今年到這會都沒落雪,我看來年怕是又要遭難了,如今外頭都在傳,這是朝廷幹了壞事,惹了天怒人怨了,到時真亂了起來,咱們一家待在一塊,也能互相照應點。”www.qqxs9.com
去年冬天,便是沒落雪,今年的旱情便更嚴重了。
今年又是沒落雪……
他前兒去了趟族長家,族長都說了,這是要大亂的征兆。
這兩天他都盤算過了,今年冬天若是真不落雪,來年就不讓老三去書院了。
都難成這樣了,當然是齊心協力渡難關,還念啥書?
再則他心裏一直犯著嘀咕,老三自六歲就開始念書,除了老二夫妻走時,老三為其服喪休學兩年,在縣裏也念了六年了,按說這該學的也該學完了?
族長可是跟他談過話了,說老三這情況沒必要繼續念下去了,都說十年寒窗苦,他兒子總的算算都進學十三年了。
他們又不是那大富大貴的人家,哪有這麼多年考不中功名還一直在書院裏耗著的?
人家學到這地步,該學會的,都會了,學不會的,那是還沒開竅,不如邊做事邊自學,死讀書也是不成的。
他雖沒讀過幾年書,但聽著族長這話,覺得是有道理的。
趙氏聞言倒是冷靜了些。
若外頭真亂起來,她當然是跟兒子在一起才安心。
否則七裏村離縣城二十多裏遠,真出啥事一時半會還真顧不上。
她已經有些被說服了,但仍咽不下這口氣:“好嘛,你們父子幾個就會欺負我們娘倆,當年二房害我兒休學兩年,如今又不讓我兒念書了,以後昌兒考不中功名,可都怨你!”
沈老頭沒好氣瞪向她:“你咋又提這事,都過去幾年了,還成天念叨叨。”
趙氏也來氣了:“我憑啥不念叨?要不是二房倆短命鬼,我兒早就是個秀才了!”
她懷裏的沈蓉兒被嚇得一個激靈,咧嘴就要哭。
趙氏又連忙去哄她。
沈老頭懶得跟個婦人吵,隻好煩悶地抽著煙。
徐氏見這兩口子都吵起來了,也沒敢再多說什麼。
她一年到頭見不到男人幾麵,其實打心眼裏也希望男人能常伴身邊的。
隻是心中有些惱恨老頭子不上道,四石麥子都飛了。
但看老爺子的態度,這事怕是一時半會說不通,隻好按捺下來。
再說這事就算她不再提,她婆婆怕也得惦記著,她何必討了公爹的嫌。
……
飯後,沈策打了盆溫水幫著沈清洗好手臉,又開始幫她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