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信中一怔,半會才問:“咋了,誰要買房?”
“堂爺,是我要買房,我想找個安靜的地兒給阿策念書。”沈進解釋道,說完還苦笑了下。
沈信中立馬有所領悟。
那趙氏、沈昌和徐氏沒一個是腦子清楚的,偏生性子還鬧騰,這二房的娃跟那幾人一個房簷下住著,怕是不得安生。
沈信中看了看板車上幾個麻袋,心中有些猶豫。
說起來他那套新宅建起來,磚瓦木料都用好的不說,當初還忙活了一兩年時間,銀子沒少花,心思也沒少費。
要他賣他是有些舍不得,可眼下還是渡過災年要緊,房子等太原安定下來還可以再蓋。
再則他教了沈策幾日,覺得那娃日後定能有出息,賣這仨孩子一個情麵也未嚐不可。
念頭一轉,沈信中看向沈進:“你打算咋買?”
沈進:“用糧買成嗎?”
沈信中點點頭,用糧買當然成,不用糧他還不賣嘞。
“買房這麼大的事,你跟你爺商量了沒?”
“堂爺,如今二房的事我當家。”
沈信中多看了沈進一眼,他倒是知道這孩子隨了他爹,做事向來是有個成算的。
他沉吟了下,道:“那我帶你去看看宅子,板車先停這兒,我讓人幫你看著。”
“哎。”
沈進和沈清跟著沈信中去了他家新宅。
進來之後,沈清越發覺得這宅子不錯。
院裏都鋪了青磚,房屋看起來寬敞結實,可比沈老頭家的院子還好些,主要是房屋都大,門窗木料用的也好。
院裏正房三間,正中是堂屋,東西間是臥房。
左右各兩間廂房,東廂是一間廚房和一間臥房,西廂是一間雜物房和一間臥房。
七間屋子都寬敞,就連廚房也大,門窗也開得大,可比沈清住的小屋子好多了。
一進了屋子,沈清更加滿意了。
這院裏房間不僅幹淨亮堂,四間臥房還都有整套的家具。
每間臥房都有雙門木櫃一個、木箱一個、八仙桌一張、椅子兩把和炕桌一張,正房東屋甚至還有一張梳妝台。
堂屋則有供案一張,立櫃兩個,八仙桌一張,小茶桌兩個,椅子六把。
厚重的家具上了棕漆,看起來樸實無華,卻很有質感。
“當初我這套新宅,光是磚瓦料就花了三十餘兩銀子,後院打井也費了五兩銀,還一個大石碾子也花了四兩銀,木料自個家的,但也都是好木料,幾套家具是用百年老核桃木打的。”
“這院子有一畝二分大,你若要,人工費啥的我也不跟你計了,本錢給我就成,不帶家具,算你四石玉米,帶家具,得再加兩石,你大堂伯的手藝你是知道的,這些家具都是他親手做的,當初有人要出三十兩銀子買我都沒舍得賣。”
這話沈信中可不是說假的,這些百年老核桃木,是他家祖上種下留給後輩的,打成的家具用個百年都沒問題。
他大兒子沈伯文不愛讀書,卻鍾愛木工,手藝十裏八鄉都有名氣,這整套家具若是拿去賣,賣三十兩銀子可一點都不貴。
沈信中邊帶著兩人溜達,邊介紹。
三人說著話就到了後院。
後院足有五百平大,並沒有全部鋪上青磚,因為院子後頭還留了三分菜地,院子四角也栽了四棵看起來三四年份的小樹。
別看三分菜地,足有近二百平大,種菜足夠一家吃。
隻是如今菜地裏頭沒有菜,許是天太冷了被拔光了。
除此之外,後院還有一口井,一個大石磨、一個棚子和一個木頭搭的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