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讓齊二領車隊從專過馬車的東角門進院,從東院一路來到後五進中院。

後五進中院很大,主建築是套大九間的兩層後罩房,每三間隔重牆,原本就是六套大倉庫,東西廂還各有套三開間的大廳房,另有四間耳房,如今東廂廳房被弄成了祠堂,西廂和耳房也被當做了倉庫用。

公庫的東西並不多,原就一些舊家具、糧食和日用品,這兩天陸觀又在重裝中二院,一些舊家具合適用的被他挑了去,不合適用的沈清則讓下人挑挑搬去用,或直接當二手貨處理掉,如今公庫還空了老多地方。

她知道今日宮裏要送貨來,已經讓人將倉庫整理過了。

因為這宅子前兩任主人都很豪,倉庫都裝了彩釉瓷磚,如今地板擦洗得幹淨,宮裏送來的絲綢又用粗棉布打包過,直接堆放地上就行了。

管家錢榮跟在沈清身後,心中有些驚異。

他一早是聽姑娘說宮裏有批絲綢要交給沈家賣,可沒想到竟有這麼多。

他們沈家以後是要充當皇商了嗎?

“沈姑娘,就是這些花羅,聽說這些料子是杭州織造局織好後,送去廣東,用薯莨汁反複染整晾曬,要折騰兩三年才能固色呢。”齊二待前頭的車隊停在院裏,上前拆了包貨給沈清看。

沈清看著一大包輕薄華麗的料子,上前伸手摸了摸,不由笑道:“原來是莨綢。”

絲綢界依靠染整工藝被譽為‘軟黃金’的,便是‘香雲紗’和‘紅雲紗’了。

兩者都是經過薯莨汁染整的絲綢,故而也叫莨綢,莨綢要比普通絲綢經久耐用,有防水、抗菌功能,且懸垂性極佳,做衣物會比較能出版型,隻是兩者的工序略有區別,香雲紗要比紅雲紗質感厚重些,有皮質感,光澤度強,但透氣性較差,紅雲紗要輕薄透氣些,上身輕靈飄逸,舒爽非常,是伏天最好的衣料。

絲綢越薄提花越難,這批花羅薄如紙般,不僅提了花樣,還整染出了低調華麗的色彩,不沾身,異常輕盈,正是紅雲紗了。

齊二有些意外地看著沈清:“你也知道莨綢?”

沈清看著他點頭:“有聽過。”

齊二聞言有些敬佩沈清的見多識廣,他又走向另一包絲綢打開,看著裏頭的絲綢道:“這包是絲綾,這批貨帶了有五千匹絲綾,宮裏裱字畫用的,除了黃綾我沒拿,其他顏色都挑了些。”

這批絲綾除了花紋圖樣跟聖旨所用的絲綾不同,品質並不比做聖旨用的絲綾差。

沈清上前看了看,這包都是三色花紋絲綾,摸起來順滑厚實,顏色也好,質感很是高級,裱什麼樣的字畫都配得上了。

“餘下三萬五千匹貨就全是提花綢了,花色也都挺好看,你要不要看看?”齊二又問。

沈清也沒打算再看了,齊二如今在宮裏做事,見識不凡,他說好一定是好的。

便道:“不看了,這五萬匹絲綢都留下吧。”

如今西域各部的經濟條件不太行,這樣的上等貨運去西域也賣不上價,山西的百姓也不如京中人士識貨,她還是留在京裏賣吧,再挑些合適的料子做包包,肯定會比從杭州進來的那批絲綢要受歡迎。

“哎。”齊二應了聲,便指揮人去卸貨了。

這趟出宮他帶了有幾百名侍衛,都不用沈家下人幫忙,這些侍衛搬運貨物就夠用了。

沈清也沒在後院待多久,讓錢榮留下跟齊二交接貨物,便回了芙蓉水榭,還把孤燈也喊上了。

回到正房,沈清提著水綠羅裙,踩著腳踏坐到羅漢床上,旋即慵懶歪著身子,仔細打量著孤燈。

孤燈今日穿著身藍灰綢衣,外頭一件藍色半臂開襟羅衫大敞著,個頭比起沈清初見他時又拔高不少,清秀臉龐也褪去了稚嫩,麵部線條變得硬朗許多,添了幾分英氣。

今年孤燈已經十九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