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趙官家三計定燕京之究極搖擺(1 / 2)

中軍大帳,大宋將帥濟濟一堂。

童貫端坐正中帥位,左側還有一把椅子留空。

這是留給副帥蔡攸的位子。

說來好笑,童貫邀請蔡攸一同北上,蔡攸以祭台上被猛虎驚嚇為由,向官家告假半月。

說是半月之後,再出發前往河北前線。

趙官家不僅同意了,還派張迪帶領禦醫,親自到蔡府探視。

君臣之誼,當真非同一般!

大帳左側,坐的是西軍將領,也是此次統兵作戰的主要武臣。

都統製種師道、副都統製辛興宗、前軍統製楊可世、左軍統製黃迪、右軍統製楊可弼、後軍統製劉延慶、飛龍騎正將趙鶴壽等。

其他的武官,諸如趙隆、姚平仲、劉光世、劉光國等人,坐於後排。

大帳右側,坐的是河北當地官員守將。

以雄州知州和詵為首,依次是河北軍統製李嗣本、副統製馬公直、高陽關守令侯益等人。

馬擴作為宣撫司參議軍事,也位列右側後排,和趙忠、張寶等參謀屬官坐在一起。

趙莽作為直屬主帥的親兵營統將,有資格入帳,卻沒有資格排列座次,隻能挎刀立於童貫身後。

他的職責,是看護身邊一副巨大的行軍地圖。

童貫激昂地說著鼓舞之言,首先傳達趙官家及朝堂百官,對於前線將士們的親切慰問。

勉勵眾將士勠力同心,一舉克複燕京,完成大宋曆代君臣未竟之功!

童貫不是第一次作戰前宣講,抑揚頓挫的聲音充斥大帳。

趙莽頭一次聽,發覺童貫演講水平還真不錯,聽得人熱血沸騰。

忽地,趙莽覺察到有一股陰鷙目光落在他身上。

抬起眼皮掃去,果然是劉光世。

這廝還頗為挑釁地盯著他。

趙莽還以微笑,低垂眼皮懶得理會。

他正琢磨著,待會去楊可弼營中找高進。

還有韓世忠,也不知在不在高陽大營,得找黃迪問問。

楊可世、黃迪都是老熟人,散帳後,他還要去一一拜會。

演講結束,童貫進入正題,趙莽聚精會神地傾聽。

“本帥出京前,官家耳提麵命,賜本帥上中下三條計策,助大軍破遼!”

童貫低沉話音一出口,在座諸位將領紛紛向他看去。

童貫慢條斯理地道:“官家之意,伐遼一戰,當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眾將竊竊私語,種師道沉聲道:“還請太師明示,何謂攻心,何謂攻城?”

童貫笑道:“官家說,若是燕京軍民期盼王師,而遼軍疲弱,難以自顧,我等就應該順勢而為,調集大軍挺進燕京!

其二,若是天錫帝願意稱臣,可收納國書,保留其王位,命其統率燕京軍民,為大宋燕南屏障。

其三,若是燕京民心不順,天錫帝不識時務,頑抗到底,我軍當火速進軍,奪下燕京!”

眾將又是一陣議論,種師道眉頭愈緊:“官家意思,當以招撫為主,軍事為輔?”

童貫笑道:“種帥一語中的。”

種師道沉著臉,默不吭聲。

大帳裏,響起一陣嘈雜議論聲。

趙莽把眾人反應看在眼裏,忍不住苦笑搖頭。

可笑的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趙官家的最高指示有道理!

這說明,其實大宋朝,從上到下,根本沒有做好撕毀百年和約,與遼翻臉作戰的心理準備!

大多數人,都幻想著,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收複燕京。

哪怕是名義上的收複,對於大宋君臣而言,也是一場蓋世奇功。

這樣,一來不破壞宋遼百年盟好,二來開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