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明正身後,大理寺將屍首帶到會同館交給了秦國副使,同時也將整理好的卷宗一並呈給對方。
秦國副使大怒,便帶人找上門去,一口咬定是趙國使臣指使手下殺害了秦國使臣。
趙國使臣自然不認,雙方發生了激烈爭執,一眾護衛甚至還動了刀。
“總之,這案子大周一方算是結案了,至於秦國與趙國怎麼扯皮,那就是他們的事了。”
“嗬嗬,原來是這樣……”
對於這樣的結果,蘇長清並不意外。
他差不多已經猜到了整個事件的真相。
自從女帝登基之後,天下格局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朝中一些大臣總認為女帝難以統領江山,故而心有不服,朝野難免有些動蕩不安。
周邊數國趁機發難,頻頻挑釁,其中跳得最歡的便是秦國與趙國。
女帝秉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心理,一直隱忍不發,還多次派遣使臣出使他國,盡全力緩和雙邊關係。
明白人自然理解女帝的良苦用心。
但一些別有用心者卻借機說風涼話,說女人畢竟是女人,天生缺少霸氣,不思進取,隻求自保。
包括蘇長清一度也認為女帝缺失了幾分帝王的魄力。
可後來,眼見著女帝推出一係法令,築路、修橋、挖渠、減稅、強兵……方知這個女人有著高瞻遠矚的理念。
畢竟在當今天下,公認綜合國力最強者乃是秦國,其次是楚國,大周勉強能排個第三。
女帝一登基,朝內有人暗中拱火,敵國也在伺機而動,可想而知她的處境還是很艱難的。
沒有過人的魄力、智慧與膽識,能坐穩那把龍椅?
此次秦國使臣遇害一案,蘇長清根據種種線索,最終的結論便是:女帝,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或許是因為秦國使臣當眾非議她一事,也或許是因為秦國、趙國頻頻擾邊,便設計讓兩國發生爭端。
正常情況下想要做成這件事並不容易,任何一個人,一個環節出了紕漏都會搞砸,最終弄巧成拙。
但換一個角度來想,這裏畢竟是大周京都,想做手腳也相對簡單。wWω.δDζcΗxωz.cǒΜ
比如所謂的密室殺人,說不定凶手早就換上了守衛服飾隱藏在暗處。
等那幾個秦國護衛衝進去,趁著場麵一片混亂之際離開,讓人以為他是之前衝進去的值夜人員。
蘇長清終於意識到,女帝恐怕早在登基之前便開始布局。
私下裏很可能早就組建了一個秘密組織,甚至暗中培養死士,一為爭奪帝位,二為登基之後掃清障礙。
不用說,麗娘肯定是其中一員,利用了自己的美色與身份,成功挑起了三國使臣的矛盾。
包括那個趙國護衛,很可能也是潛入趙國,隱藏極深的死士。
他一死,便死無對證,令得趙國使臣百口莫辯。
而且為了這樁案子大周還動用了三法司、內廷高手乃至於參與采選的秀男,可謂誠意滿滿,令得秦國一方也無話可說。
直到最後時機才將死棋拋了出去,成功脫離了旋渦,令得趙國陷了進去。
不愧是女帝,手段夠高、夠狠!
當然,蘇長清雖然猜到了內幕,卻隻能爛在心裏頭。
一旦說漏嘴,恐怕不僅僅是他一個人掉腦袋,還得株連一大家人。
……
大神蜀三郎的我家娘子是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