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比肩教皇(1 / 3)

第129章 比肩教皇

參宿四的氫包層內存在著一顆伴生恒星這一消息的確震撼人心。

以至於清海天文觀測站的科研人員的注意力幾乎都在這一消息上,進而忽略掉了他們手裏資料中使用的數據計算方法,以及參宿四的精準直徑、質量等信息。

等震驚過後,不少人開始留意到文獻資料中的計算方法和參宿四、伴星的精確數據。

雖然看不懂資料中的計算公式與計算過程,但最終的答案,卻是能看懂的。

參宿四的直徑:【889.00712721D⊙】

伴星的直徑:【67.456799134D⊙】

參宿四的質量:【23.871911123M⊙】

伴星的質量:【2.706358293M⊙】

一個個有關參宿四的精確數據映入這些天文研究人員的眼眸中,讓人瞳孔驟然收縮。

雖然看不懂計算過程,也無法知道這些答案是否正確,但這些數值無一例外都精確到了小數點八九位以後。

如此精確的數據,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這些答案,是否又準確?

如果準確的話,意味著天文界是不是有一種全新的星體參數計算方法了?

那背後的公式呢?原理呢?

繁多的疑惑,在這些天文科研人員腦海中升起。

一想到有一種全新的計算方法能將遙遠星空中的天體參數精確計算到傳統計算法的小數點後八九位去,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自主的有些沉重和急促了起來。

一種全新的精確計算天體的方法,對於天文界來說,太重要了。

毫不誇張的說,放到數學界裏麵,開創這種方法的人,地位能比肩數學界的教皇亞曆山大·格羅滕迪克。

教皇在原有的幾何上建立新的基礎,引入概形的概念,建立了一套宏大而完整的“概型理論”,徹底改寫了代數幾何這門學科。

對於數學界的影響,在近代曆史上無與倫比。

而今天如果證實了稿紙上的這些數據,是使用一種全新的方法計算出來的,且答案精準。

那麼這種方法的創始者對於天文界的影響,恐怕絲毫不弱於教皇對數學界的影響。

能精確的計算出一顆天體的質量、直徑、體積等各種信息,意味著天文學家能更加深入的掌握這顆星球的信息。

就拿參宿四來說,如果能精確的判斷出這些信息,就可以在此基礎上更加精確的判斷它已經走到生命的那一階段了,內核的氫氦是否已經完全聚變完成,距離超新星爆發還有多久等等等等.

這還是恒星,放到行星上作用更大。

其他的不說,能否判斷出這顆星球是否對人類宜居這一點,價值就巨大了。

而這一係列關鍵的信息都能從數據上分析出來,前提是數據準確。

想到這,房間中不少的天文研究員圍了過來,想谘詢請教一下。

隻不過他們第一時間找錯人了,找到了南大的劉軒。

劉軒笑了笑,道:“這種數學方法並不是我們研究出來的,而是我們南大的小師弟研究出來的。”

“事實上,這次針對參宿四的觀測科研項目並不是我的,我也隻是過來打工的。”

說著,他將一旁的徐川拉了過來,介紹道:“這位就是,徐川,咱南大數學係的天之驕子,超級天才,數學界的璀璨新星。”

“如今才大一,就已經證明了世界級的數學猜想,兩年後的菲爾茲獎都有希望拿到。”

“這次的項目就和他之前證明的數學猜想Weyl-Berry猜想有關係。”

“當然,如今已經叫做Xu-Weyl-Berry定理,利用這條定理,可以做到對遙遠星係的天體進行精準的計算。”

“而且參宿四的氫包層內可能存在一顆伴星,其實就是他發現的,他最初通過數據計算出來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直徑,才有了後麵的這些發現。”

聞言,清海天文觀測站的研究人員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徐川,確認眼前這個年輕至極的少年就是傳說中的那個人後,紛紛瞪大了眼睛張著嘴巴不敢置信。

這就是那位大佬?

對於徐川,天文觀測站的研究員基本都聽說過,畢竟前些時間鬧的那麼大,在《數學年刊》登刊了Weyl-Berry猜想的證明過程後,連新聞都報道了他的事跡,在座的各位就算是沒見過也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