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1 / 3)

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

有道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徐川沒有炫耀的心思,但他想家裏過得比以前更好。

無論是從經濟方麵,還是精神方麵。

錢雖然不能百分百的解決所有麻煩,但能解決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問題。

這年頭的物價漲的飛快,一百多萬在農村的確能起棟別墅,但要建好弄好,基本也就剩不下什麼錢了。

徐川還是想給家裏留點錢的,反正這些獎金留在他身上暫時也沒什麼用,留給家裏更好,免得他有錢了,家裏還和以前一樣過著貧瘠的日子。

錢嘛,掙到了肯定是要用的,不用的錢也隻不過是個數字而已。

隻是如何讓父母接受這筆錢比較難而已,畢竟他之前已經給了家裏一筆錢,再給父母肯定不會要。

不過好在徐川對自家老爹很熟悉,果然,在他以這兩種名義提出給家裏打錢後,他猶豫了一下後終是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修房子什麼的就不說了,反饋村裏,幫助村裏修水塘堤壩什麼,徐建國肯定是認可的。

徐家村是那種一姓一村的小型村莊,村子不大,村裏隻有五六十戶人口。

前些年,徐家受了村裏不小的幫助,不然以徐父種田務農,偶爾做點木工的能力一年根本掙不到多少錢,根本就無法支撐兩個孩子的上學,特別是這兩個孩子都相當優秀,全都考進了省城,這樣花銷開支就更大了。

在徐川沒有高中畢業之前,家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肉的日子幾乎可以數的過來,也就徐川或者徐曉回家的時候家裏才會開葷。

若不是村裏和鄉親幫忙襯著,徐家這會肯定是欠債的。

所以對於徐川回饋村裏的想法,徐建國還是很支持的,隻不過修繕池塘堤壩什麼,用不著五十萬這麼多。

村裏有幾口池塘,需要怎麼修,堤壩要怎麼建,需要多少挖機,多少資金,這些東西他稍微想一想就很摸索個大概。

“對了,爸,媽,還有一件事情。”

見老爹同意,徐川接著道:“我大學畢業了,接下來要讀博深造,要出國留學,去米國那邊的普林斯頓,短的話需要兩到三年,長的話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

出去留學的事情肯定是要和家裏講的,免得父母擔心。

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

但很多人都將這句話在坊間流傳很廣泛話理解錯了,以為父母在世,兒女不要遠遊,以免不盡孝。

但它後麵其實還有一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身體健康時外出,要讓父母知道你的去處是安全的。

所以徐川肯定得和家裏交代清楚,以免他們擔心。

“出國留學?”

徐建國愣了一下,前一秒他還在思考計算到底該用多少錢來修繕村裏的池塘,盡量在做好事情的同時省點錢,後一秒就被徐川的話驚到了。

“那你這幾年都沒法回家嗎?”一旁,徐母顫顫巍巍的問道。

徐川搖頭,道:“那倒不至於,隻是留學的這幾年,可能每年也就能過年回來一趟了,畢竟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沒法像在國內一樣說回來就回來。”

聽到這話,徐父徐母同時鬆了口氣,他們還以為徐川出去的幾年都不會回來,畢竟出國這種事情離他們這種農村百姓太遠了。

“川兒,出去留學我們肯定支持,隻不過出去後,要好好照顧自己,多跟家裏打電話.”

徐母嘮嘮叨叨的,徐川認真的聽著,時不時點頭,徐父則沉默的吃著飯,偶爾抬頭看兩年自己這個兒子。

雖說徐川已經成年了,有能力照顧自己,但兒女遠遊,做父母的哪有不擔心的。

在家裏呆了幾天,去星城一中看了看徐曉那丫頭,留了一些生活費和零花錢給她,徐川終究還是一個人踏上了新的征程。

回到南大,徐川整理了一下宿舍中的東,為接下裏的出國做準備。

他一個人住其實也沒啥生活用品,更多的是各種書籍、稿紙、打印出來的資料論文等東西。

這些的東西很多,堆滿了書架,抽屜等地方,五毛錢一斤賣廢紙都能賣個上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