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邸報創生與作用(1 / 2)

邸報。

說起這邸報,首先要談談這邸報的起源。

早些年間,歸墟大陸各國紛亂,爭鬥不休,各國之間為在戰略戰術上占據主導地位,會往敵後方安插眼線,前哨,密探等等……,以獲取敵人第一手情報,這個時候的邸報還叫做諜報,也稱為‘暗報’,是用於戰爭,主要是給帶兵打仗的將領看的。

那麼戰爭勝利了以後,將領第一時間會擬寫一份奏本,以飛鷹傳書的方式上表國王,國王看到奏本以後,宮內上下一片歡愉!

帝王在想這種普天同慶的事,不能隻讓身邊人享受啊,要讓百姓也都知道國家的強大,於是便出現了告示,在重要的角落張貼起來,一傳十,十傳百,用不了多久,全國人民就都知道了!

不過告示是有弊端的,第一是傳播速度太慢,像有些小鄉鎮還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第二是告示隻能由官家發布,普通百姓沒有那個資格。

於是在這種背景之下,邸報就誕生了。

最初的時候,邸報是由一位販棗商人所發明的,他本為南人,南方當地的棗又大又甜,數量多且價格低,在北方卻是沒有,於是商人想把棗賣到北方,獲取更高利潤,可是北人並不認識棗,雖然偶有人路過打聽,但就是沒一個買的,後來這個賣棗的人就想了一條計謀,於是在一天夜裏,將一張張宣傳的小紙條,塞到了每家每戶屋內,沒過多久,那些棗便被銷售一空了。

這張紙條便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份邸報。

後來許多老板,開酒樓,開茶館,開商鋪都會借助這種方式來宣傳自己,以吸引更多客戶來到店裏。

不過此時邸報還是有很大的弊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去發這個,更何況無論手寫報文,印刷報文都費時費力,於是有個原本要開酒館的商人,因為發邸報而煩心,索性開起來了第一間邸報館。

報館開了以後,門庭若市,許多人找上門來,例如酒樓開業,酒樓老板會找到報館,給付一定傭金,幫忙宣傳,故邸報又被叫做‘明報’,是由百姓發布給公眾看的。

不過此種方式時間久了,這種方式的邸報,讓人們就出現了審美疲勞,發的邸報很少有人去看,一些開店老板也不願再購買,畢竟賠本賺吆喝的事情不是誰都願幹的,此時的報館,如何從被動,變成主動成為了一大難題,於是第二家報社應運而生。

第二家報社開始的時候,是寫一些新聞軼事,以吸引人們的眼球,從而使強塞進人們手裏的邸報,變成了人們爭相花錢購買的對象,報社又在邸報上做起多個板塊,所占麵積多少有不同收費標準,很多老板爭相購買頭版頭條,這樣報社就可以賺取雙份的錢。

後來邸報上除了登寫新聞軼事,漸漸衍生出出文學作品,例如小說,詩詞,歌賦,畫作等等……

報社的影響力一度成為國家最大的,甚至就連帝王都天天報不離手,隻為看某部連載小說,民間傳聞中,邸司的由來就是帝王等不及小說出版,索性自己創建第三家報社——邸司,將寫小說的人也一並招了進去。

邸司是由官家興建,在裏麵執筆的官員為邸使,每逢重要事情,他們便會提筆親臨現場,作為執筆者記錄事由經過,國家賦予了他們與捕快的相當的聞詢權利。

邸報發展至今,在窮蒼城內共有六十多家,光雲山主城便有三十餘家,其他各城均有個一到兩家。

這些報館民營的是由皋刑所管理,而官家的邸司,則是由暗部分出來的,目前是葉瀾在管理。

不過無論民間還是官家,這些都是內政的事兒,背後的人隻有一個,就是金穗婆婆,邸報也就成為了她手中的最鋒利的劍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