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做法的確出人意料,但明兆能理解,“瑜貴妃可是皇上的女人,皇上必須得救她。”
太後卻道:“就算要救,也該讓侍衛們去救。他是皇帝,得先保證自己的安危,不能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定好的今早啟程,侍衛們卻連他的人影都找不到,哀家該怎麼跟宗室們交代?”
來的路上,明兆就在思考這件事,眼下隻有一個法子,就是對外說皇上病了,得養病,暫時無法啟程,得在行宮將養著。
太後再怎麼生氣,皇帝也是她的兒子,她必須得為兒子遮掩,便隻能聽從明兆的提議,暫不啟程,同時命人去追蹤皇帝,勸他趕緊回來。
明兆特地交代太後,此事萬不可告訴旁人,就連皇後也不能說。
太後不明所以,“皇後是皇帝的結發妻子,她是站在皇帝這邊的,即使她知情,也不會亂說話,她有分寸。”
明兆顧慮深重,“此事和瑜貴妃有關,皇後和瑜貴妃本就不睦,倘若皇後知曉瑜貴妃被信郡王挾持,很可能會大肆宣揚,這對瑜貴妃很不利,更會有損皇上的顏麵。
再者說,皇後的背後是江家,皇後若是曉得皇上夜不歸宿,隻身在外,萬一她將這個消息透露給江家,難保江家不會再透露給別人,這一傳十十傳百的,更容易惹禍端。”
太後仔細一想,明兆所言不無道理,於是她便答應不會告知皇後。
太後仍舊不安心,遂叮囑道:“瞞隻是一時,這種事瞞不了多久,當務之急是得趕緊找到皇上,把他平安帶回來。他隻帶了一二十個侍衛,頂什麼用?”
明兆拱手道:“臣明白,臣會暗中增派人手,搜尋皇上和瑜貴妃。”
在太後看來,瑜貴妃能否找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彥成的下落。他得回來,才能穩定大局。
她就這麼一個兒子,先帝對他期望很高,他好不容易才當上了皇帝,萬一他在民間出了什麼意外,那她該如何跟章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前太子怕是仍未死心,信郡王也虎視眈眈,哀家懷疑此次的鬧劇,目標並非瑜貴妃,而是皇帝。信郡王故意抓走瑜貴妃,引誘皇帝去追尋,很可能是布了大網在等著皇帝呢!一旦皇帝出事,他們便會取而代之,所以你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盡快找到皇帝!”
信郡王抓人,究竟是為情,還是為權,明兆無法妄下判定,誠如太後所言,得盡快找到皇上,方能安心。
這一夜,瑾嫻都未能安眠,總在不停的想著各種可能,昨晚已經被發現了,章彥安肯定對她更加防備,她想脫身就更難了!
章彥安亦未能入眠,瑾嫻的話不斷的在他腦海中回響,她說,得到她的人,也得不到她的心,她會想盡一切辦法逃離。
此處到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中途難免會遇到人群,如若她突然呼救,該如何是好?他總不能一直綁著她,捂著她的嘴,不讓她說話吧?
他舍不得那樣凶狠的對她,瑾嫻也會對他失望的,他得想個一勞永逸的法子,讓瑾嫻聽他的話,不再抵抗,不再逃跑才是。
苦惱了許久的章彥安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一件事,遂將高齊叫來詢問,
“在清水鎮時,你說有一種藥,吃下可以讓人忘卻過往之事,這藥可還在?”
高齊點了點頭,“藥還在。”
那時他就曾提議讓王爺給她吃下那藥,王爺卻未能下定決心,不願讓她忘卻陳家村的那段過往,遲遲不肯給她吃藥。今日王爺突然提及此事,卻不知是一時衝動,還是深思熟慮。
高齊特地提醒道:“主子,據說那藥一旦吃下便不能逆轉,失去的記憶可能無法恢複,您……考慮清楚了嗎?”
如若有的選擇,他當然不希望瑾嫻忘了和他在陳家村的那段過往,對章彥安而言,那是最珍貴的記憶,他想讓瑾嫻也記得,可是兩人後來的糾葛太複雜,他對她的傷害已經深深烙印在她心底,以致於她始終不能原諒他,更不肯接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