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武者世界(1 / 3)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總在不同的群體中生存。

“老人家請問。”滿娃心下戒備,嘴上客氣的問道。

“你是如何,看出小老兒的壽元的。”

“不瞞老人家。我曾習得術字門秘法。”

“原來如此。”中年人笑道,“小老兒姓戴,名元,字初一。”

“滿娃。”

戴元微笑著點頭,“方才,你打敗的,是我的徒重孫。多謝手下留情。而今的武者,越來越不重德行。手段沒學到家,總以為天下無敵。嗬嗬。見笑了。”

滿娃早有心理準備,一笑示之。

“要將泰山參禪大會說清楚,還得從黃帝定九州開始……”

亂世武者定天下,太平武者難出頭。武技本是殺人用,閑置日久必生亂。長治久安黃帝謀,真宗年代見分曉。

戴元老前輩的一首開場詩,讓滿娃心下豁然開朗。隨著戴元老前輩娓娓道來,滿娃對泰山參禪大會有了全新的了解、認識。

暗影局對泰山參禪大會的來源記載,果然是真實的。隻是細節上,就太不盡人意。

“以文治天下,還是武統天下。今人認為是唐宗宋祖的功勞,實際是黃帝留下的謀略。黃帝曾想一統天下,最後放棄了。相傳,就是悟出武者的恐怖之處。武者可成為修真者,又有所不同。”

“為什麼?”

“武者實重德,早期武者成仙者多。後期——”戴元說到此,神秘一笑,“小老兒年青時,也是對師父、前輩的教導不放在心上。直到參加了上一屆的參禪大會,才知道,人外有人的至理。可惜,我習的路數,屬剛猛。同門大多個性暴躁。功夫對人本身,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可全以恃強淩弱來解釋。”

滿娃聽的連連點頭。暗影局針對武技、仙術、特異功能等等,做過一項專門的研究。看它們對習練者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肉體強化的各種方式,對靈魂都有侵蝕性。

“德,乃心性,心境。唯有心中無邪,心境廣闊。武者能耐才會高強。武技不但對人沒影響,反而非常有利。禪字出自佛教,晚於黃帝。大會取名一個禪字,高明的很。隻是,參會者,誰不是為豐厚的獎品而來?把禪字給拋棄了。”戴元說著,顯出惋惜之色。

“武者一事。為什麼直到宋代才能成功?”滿娃問著心中疑惑。

“此事小老兒也不太清楚。聽前輩隱約說,華夏氣運有關。有種說法,也是聽的傳聞。”戴元說的非常小心翼翼,“為了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能成功,他弟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親自毀壞了關於天下氣運的龍脈。宋太宗北伐親征,正是氣運不濟而失敗。為保住自家天下。宋太宗收羅曆代關乎氣運的寶物,集中在都城。”

“啊!後來金朝——所有寶物被外族得了。怪不得,後來的外族坐鎮華夏?”滿娃有意刺激,欲激出更多的隱秘。

“華夏滅於宋,此說法始是海外。始作蛹者用心之黑,昭然可見。什麼氣運?關乎天下的寶物?隻要華夏子弟生生不息,魂就不會滅。物品,虛言,怎會比人更有生機、活力?”戴元說的鏗鏘有力。滿娃聽的熱血沸騰。

華夏武魂不滅,華夏武魂長存。戴元老前輩早就領悟了。

一夜的長談,讓滿娃又有更高深的覺悟。無意間望見,尕娃抱著自己的行李,睡的正香。

“年青人。我們這輩,終會化為塵土。具備武德的人,成了鳳毛麟角的存在。小老兒這點微薄的閱曆,希望能給你有點啟發。”

滿娃盯著戴元老前輩,聽著他說完這句話。整個人猛的坐起身來。睜開眼,尕娃蹲在自己床前,正好奇的看著他。還有不少年青人在走廊處,將出口圍堵的死死的。

“兄弟,你可醒了。跟那位聊了什麼?”尕娃問道。

滿娃抬頭看著許多雙期待的眼神。反問道,“怎麼了?”

“一早起來。他們都走了。看來,連大會也不參加了。”

“你們到底談了什麼?”

“冀州的人,霸道的很。你沒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真是奇跡。”

“慢著慢著。”滿娃連連製止道,“你們介紹自己,非要說什麼什麼州,做什麼?”

此一問,讓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怎麼了?不方便說。”滿娃追問道。

“不是。兄弟你誤會了。我們不是裝酷耍帥。因為,其中大有說道。”尕娃急忙為滿娃解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