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秘庫中(1 / 2)

與南部承天門兩側東西藏庫,專門儲藏財寶,武德東門武庫儲藏兵器不同;武德殿以西,弘文殿以南,日華門外、安利門內,有座司寶庫,專門儲藏皇室秘藏。

秘庫大門前,還有兩座巨大的神像,通體青銅鑄造,高約十丈有餘。

左側之像,威武凶猛;火紅臉膛,雙目圓睜,額上還有一目,三目炯炯,鋸齒獠牙,虯須怒張,右手執金鞭,左手掐靈官訣,身披金甲,足踏風火輪。

真是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足以鎮伏妖魔。神像底座刻著: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其乃道家護法-王靈官。

右側之像,頭戴鳳翅兜鍪盔,身披黃金鎖子甲,足穿烏雲皂履,威嚴憤怒,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外張右手叉腰,左臂上舉,持一柄降魔杵。

神像底座同樣刻著一句話:持不殺戒乃至正見,金剛魔杵鎮妖邪。其乃佛教護法-韋陀。

這兩座神像建於武德元年,之所以選道佛兩家的護法鎮守庫門,不是要鎮住裏麵的寶物,而是意在提醒子孫不要像劉宏一樣,被財富眯了眼,失了天下。

見李寬目光深邃的瞧著兩座神像,李承乾抱著膀子,一臉追思之策:“小時候,咱們倆幾個堂兄弟,就在宮裏四處遊蕩,什麼地方都敢去。”

“唯獨不敢來這裏,總覺得他們的眼睛太凶,能攝人心魄。尤其是承業,若是晚上路過,每次都要縮著脖子,生怕被他們吞了。”

李寬默默地點了點頭,雖然建成、元吉家的熊孩子招人煩,但畢竟是從小一起玩的兄弟,從個人情感角度講,對他們死,難免耿耿於懷。

但從大局出發,不處理他們,難道等他們長大了,回來報仇嗎?趙氏孤兒的典故,還不足引以為戒啊!

想到這,李寬還極為認真的問李承乾:“太子爺,若是有一天,你贏了,你會蕭規曹隨嗎?”

天家無親情,曆代君王的登基之路,又哪個不是踩著骨頭上去的。李承乾八歲成為太子,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學習帝王之術。

就李寬問的這句話,他至少有五種方式回答,麵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罷了。

歎了口氣,李承乾,沉聲回了一句:“還沒鬧到哪個地步,就算倒了,孤也是下不去手的。”

瞧他這愁眉苦臉樣,李寬知道這話是出自真心,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還行,你比老爺子強!”

說完這話,李寬便轉身向裏麵走去,被他搞得一愣的李承乾,無奈的指了指弟弟的背影:“這混小子,他真是什麼忌諱都沒有!”

秘庫分為左右藏庫,先帝和聖人都是文武雙全之人,左庫是文人所好的孤本、硯墨、書畫、玉石等器物,右庫則是此行的目的地-武庫。

槍槊斧鉞,十八般兵器,從青銅到百煉鋼,那真是應有盡有。而擺在中間,最顯眼的人形,那身玄甲和鎏金槊,是兄弟倆最熟悉的,小時候時常看聖人是這身打扮。

“太子爺,要是我要這個,你不會抻心吧!”

“不會!可有人會不高興,比如老三,他可惦記好多年了。”

唐承隋製,打造這份鎧甲時,國家初創,所以便按照隋朝親王製,打造這副鎧甲,與現今親王製的甲胄,也隻是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