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磧口二百裏的交河道帥帳
看著手中的戰報,侯君集滿臉都堆著笑容,心中不由感慨他有先見之明,把薛萬均換成李寬就對了,也隻有楚王才有這樣的膽量便宜行事。
將手中的戰報遞給薛萬均,示意傳閱,侯君集起身背手在帥案前踱步,沉聲道:“楚王這一仗打的漂亮,替我軍主力分擔了不少壓力。”
出陽關以西,滿目荒涼,冬冷夏熱,沒有水草,距高昌兩千餘裏,皆是隔壁沙漠,大軍行進困難,軍需轉運困難。若不是侯君集鐵腕治軍,怕是唐軍的意誌早就渙散了。
現在,楚王解決了北麵之憂,交合道便不必左顧右盼,可以一心向西,攻掠高昌了!
看過軍報的蔥山道行軍總管-牛進達,也是頟首附和:“末將累從聖人征戰,熟悉他作戰之法,殿下深得聖人用兵之三味矣!”
李世民使用玄甲軍的戰術主要有“側翼突擊、埋伏、正麵突擊”三種,而李世民慣常使用的戰術是側翼突擊,所謂的側翼不僅敵陣的側麵,更是敵人的薄弱環節,或者迂回到敵人的陣後。
李世民通常會讓正麵部隊先與敵人接戰,等敵人銳氣受挫,受到消耗的時候,他再率領玄甲軍突擊敵人的薄弱環節,或者直接迂回過去,前後夾擊敵人。
這樣的攻擊,往往是致命的一擊,敵人由此崩潰,再正麵突擊,直接對敵陣實施衝擊,把敵人的陣勢衝亂、衝散,從而最終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
同樣的道理,李寬部遠在北地,可以作為一支奇兵,由北向再向南,直撲高昌國北部,牽製住高昌國軍,不必再南下與主力會合。
而交河道主力,則大兵推進,向西攻擊之時,遣一部繼續向南迂回,三部成包抄之勢,一口鯨吞其國。反正現在沒有外部的威脅,從容的吃掉這二十二城。
恩!“琅琊郡公所言有理,末將也是相同的意見!”,這計策合契苾何力的胃口,一口吃下,省心,省時!
可副大總管薛萬均,參軍傅昌澤,中軍副將-屠長貴三人,則以為用楚王為疑兵可也,但主力最好不要分兵,攥起拳頭打,總比巴掌過去,要打的疼!
侯君集沉思片刻,隨即言道:“說那些都早,當務之急是越過沙漠,奪下磧口,作為休整之地。”
“薛萬均由你點本部騎兵,立即出發,五日之內給本帥奪下磧口。”
話間,侯君集則又令傅昌澤,草擬軍令給楚王部,令其不必南下與主力會合,可迂回至高昌以北地區,牽製高昌國的軍隊。當然,若有可能,攻下一兩座城池,有序發展就更好了!
牛進達聽到這份軍令,亦不免有些擔心,拱手言道:“大帥,這權放的太大了吧,楚王的膽子可是越來越大了!”
讓他給使團充場麵,談崩了,他就敢夜襲老虎澗,打贏了自然沒說的,要是打輸了,那交河道諸軍可就被動了。
牛進達父子都受過李寬的恩惠,他可不想李寬因年少氣盛,做出過格的事,所以出言向侯君集,請他多給楚王定一下限製,別讓他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