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高昌相國的選擇(1 / 2)

唐軍的落石又一次襲來,讓上街尋食的百姓慌不擇路,因踩踏而傷者不知凡幾,街麵是一片狼藉。

而那些因落石失去親人的百姓,抱著親人的屍體,悲嚎痛苦,特別是年紀幼小的孩子,一個勁兒的搖著父母的屍體。

回想著往日高昌城繁榮的景象,與眼前的殘敗,麹智盛是痛心疾首。估計先王也是想到了這一幕,接受不了,才驚懼而亡的。

“高相國,咱們都是漢人,祖宗有句話是怎麼說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麹氏乃漢尚書令鞠譚之後,我們原本就不是帝王之家,占據這西域小國一百餘年,已經是上天的恩遇了。”

麹智盛不是個暴戾之人,平時臣子們犯了錯,他從來都是小懲大誡,為此沒少被麹文泰數落,說他優柔寡斷。

可眼前這血淋淋的一切,讓麹智盛下了決心,高嶺說的對,他不能因為一家一姓的得失,誤了闔城的軍民,再堅持下去,就是造孽。

派人去跟侯君集談,高昌可以投降,宗廟可以搗毀,他也可以到長安領死;但請唐軍承諾,進城之後,不殺一人,全力救治城中得疫的百姓。

高嶺是三朝元老了,幾十年的大風大浪,也見證了高昌王朝,最昏暗的日子。早年間,獻定王麹伯台,甚至不惜謀朝篡位,把獻文王-麹伯雅(麹文泰之父)幽禁了五年之久。

在那五年中,高昌國元氣大傷,獻文王父子兩代都沒能讓國家緩過來,否則高昌國的軍隊也不會如此不堪一擊,輕而易舉了讓唐軍占據了除王城外的所有城池。

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位仁厚的君王,可卻碰到了李唐這個洪水猛獸,天不予時,徒之奈何啊!

高嶺歎了一口氣,拱手回道:“請大王放心,老臣會竭誠盡力,為高昌爭取最有利的條件。”

話間,高嶺又提到了麹智禮,大將軍與唐軍交手多年,雙方是仇深似海,再加上他性格執拗,恐怕不會輕易罷手。

麹智盛擺了擺手:“不要挑撥!智禮那裏,你不用擔心。孤的話,他還是聽的。”

雖然大王是輕描淡寫的提了一嘴,但高嶺也不由打了個冷顫,再投降前,君還是君啊!遂立刻躬身,誠惶誠恐的回道:“老臣不敢,不敢!”

......

回府之後,高嶺便叫來他的長子-高輔,作為東門守將,有這層身份在,出入也方便。

“這是大王命為父起草的洽談書,你悄悄地出城,麵呈唐軍主帥侯君集。”

“條件,盡可能爭的豐厚一些。為父受三代君王信用之恩,如今也隻能幫大王這些了!”

高輔一聽,大王打算投降,高昌將亡,一股悲意湧上心頭,眼裏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端著文書的手也跟著抖了起來。

見到兒子這般痛苦,高嶺也是歎了口氣,安慰道:“癡兒,去吧!去為你的大王,爭取最後的體麵!”

打發了高輔,高嶺來到中堂,供奉獻文王的畫像前跪了下來,扇了自己兩巴掌,悲愴道:“文王,老臣對不住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