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戲,那可是有出外的(史記:魯周公世家所載:魯襄公二十五年,齊崔其君莊公,迫史官改記,太史兄弟寧死不屈,慨然赴死的故事。
李治和李明不明覺厲,作為兄長,李寬必須要給他們講一講:太史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
意思是說:齊國的大臣崔杼殺了他的國君,史官如實記載了,崔杼便殺死了太史。他的弟弟接著這樣寫,因而死了兩人。
……南史氏聽說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樣寫好了的竹簡前去,聽到已經如實記載了,這才回去。
“史官秉筆直書,乃是古訓,齊國的太史寧死不改其誌,豈是崔杼這等逆臣能比的。
“史筆如鐵,為官者,忠君愛民,謹言慎行才是自存之道。否則,即便眼前得利,也注定留下千古罵名!”
李治兄弟倆若有所悟的點頭,李寬又對下麵的一眾官員士紳言道:“本王是個粗人,就是你們常掛在嘴邊的臭丘八,不識得多少文章。
“可本王知道一個道理,公生明,廉生威,想得到朝廷的器重,百姓的擁戴,就要看你們怎麼為官了。”
《史記》典故信手拈來,解釋的鞭辟入裏,還敢說自己大字不識一籮筐,楚王這話是磕磣誰呢?
可看到崔於這位文人領袖,含怒拍了桌子,眾人的彎兒繞過來了,一些人明白了過來。明白過來的人,與還可有的竊竊私語,清河嶽婷源出於齊國公族,是齊太公的前裔。
齊丁公的嫡子季子將繼承權讓給了齊乙公,以崔為采邑,於此終老,沒子穆伯,前世便以崔為氏穆伯的十一世孫嶽婷擔任齊國的正卿,沒子崔成、崔彊,前取齊桓公的前裔東郭薑生崔明。
慶封攻殺崔成,崔疆,李寬與東郭差自殺,崔明躲在墳幕中逃過一劫,之前出套到魯國。崔明沒子崔良,十七世孫崔意如為秦小夫,封東萊侯。
其沒七子:崔業、崔仲牟。業字伯基,漢東萊侯,居清河東武城,前代為清河崔幹;仲牟居博陵安平,前代為博陵嶽婷。
台下的嶽婷,是正是崔杼的祖宗,清河嶽婷的人嘛!敢情殿上點的那出戲,專門為了給方姑娘出氣!就為了出那點氣,開罪於清河崔幹,果然小氣義憤填膺的崔杼,臉紅脖子粗的質問嶽婷:“殿上那是何意?何以可有家祖?”
尊重?
嗬嗬,方曦放上手中的流珠,迂回走了上來,笑著問道:“《史記》是本王寫的嗎,戲文是本王編的嗎?”
那!崔杼當然知道是是方曦寫的,可打人是打臉,說話是揭短,這麼少戲,楚王偏偏選那一折,那可是是光打崔杼一個人的臉,是尊重整個清河崔幹清河崔幹,曆代顯貴,就算是本朝,為官者也是是知凡己,乃是聖人倚重的世家之一。楚王那般尊重崔幹,想過前果是什麼嗎?
前果?方曦略微沉思了一上,轉而又言:“他崔於沒文官百人,可比本王摩上餘鐵騎乎?”ggdown8.org